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15专题 > 2015全国两会 四个全面中国蓝图 > 两会图文 > 两会心声 > 正文

委员评价政府工作报告都说了啥

2015-03-07 12:58 来源:人民政协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报告立足现状,给人挑战,求真务实;激人奋进,给人信心;任务明确,指明了努力方向。

  李丕均委员:“减贫1000万人口”让残疾人得实惠

  本报记者 顾磊

  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2015年的工作部署时提出:“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李丕均委员非常认同这一点。3月5日下午,他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界别小组讨论时表示,减少1000万贫困人口可以让残疾人得实惠,因为其中残疾人占据很大的比例。

  他建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提升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应该在“提升优抚对象”之前加上一句“提升残疾人低保标准”。

  “残疾人与健全人相比,更为困难。长期以来,残疾人的低保和健全人一个标准,应该改变。”李丕均委员说。

  黄文仔委员:今年终于提了“稳定住房消费”

  本报记者 顾磊

  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及消费方面,首次提出“稳定住房消费”,这让黄文仔委员比较惊讶,也深表认同。

  “这些年,不是打压房地产,就是针对房地产市场救市。打压与救市都是极端做法,现在终于提出稳定住房消费。这点很好,不会伤害这个经济体。”黄文仔委员说。

  他还建议,报告中提出要保护企业法人的财产权,应该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违法处罚慎重对待,“不能因为一个人犯法就一刀切地处罚所有股东”,从而营造一个经济发展的健康市场。

  瓮华建委员:经济爬坡过坎 民生成就巨大

  本报记者 顾磊

  “去年,我们的经济工作面临多项挑战,经济仍保持增长。看看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就知道,这一年一路爬坡过坎,政府的经济工作难度系数增加了。”3月5日下午,瓮华建委员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界别的小组讨论会上说。

  瓮华建委员说:“我注意到几个数据:一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50%;二是能源消耗的强度下降了4.8%;还有出口方面的数据也表明,虽然外贸增长放缓,但我国的外贸产品在国际商场上的份额是继续提升的。”

  他表示,还有3个“1000万”体现了2014年我国民生发展成就巨大。这3个数据分别是: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达到1293万户;经济增长虽然放缓,但新增的城镇就业达1322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32万人。

  “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活力和动力。老百姓在发展中获得的实惠增加。尤其是发展过程中,农村贫困人口没被落下,这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一致的。”瓮华建委员说。

  2%引发的思考——史贻云委员看科研经费指出

  本报记者 吕巍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个数据让我很振奋,就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超过2%。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仍然能够保持这一占比非常不容易,我为国家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感到振奋。”

  史贻云委员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创新能力增强,科技经费使用的审计和改革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科技创新发展步伐又快又稳,成效明显,这些都和国家重视科技创新水平密不可分。“2015年,我希望国家能够在一如既往支持科技创新的同时,重视创新资源的平衡配置问题,实现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史贻云认为,一个地区的发展和当地科技创新水平紧密关联,而创新能力的高低又与创新资源的配置密切相关。“创新资源的配置是多层次多渠道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国家层面的资源配置。当前,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史贻云建议国家在十三五计划中能够在科技资源配置上考虑区域平衡问题,对以往在配置上有欠缺的地区给予重点倾斜。

  邓日燊委员:

  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凝聚了共识、集中了民智。在来北京开会前一段时间里,我们通过媒体关注到,在这个报告起草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各界意见,我感到报告确实把广大民众的意愿及关切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体现了政府对公众的承诺。

  过去的一年,中央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不断创新,从定向调控到结构优化,从创新驱动到内需发力,中国经济稳步前行,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民众。从报告中,实实在在看到了国家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政府工作千头万绪,艰巨繁重。唯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前面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到上海发展,目睹和见证了上海巨变及浦东开发开放的奇迹。对上海始终怀有一份特殊的情结。在新一轮国家发展战略中,自然是非常关注中国上海自贸区。我认为负面清单是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最大亮点。自贸区设立以来,已经推出了2013版、2014版负面清单。对于正在准备阶段的2015版负面清单的制定,我谈两点看法:第一,针对“旧经济”,希望政府能考虑对一般制造类产品投资,大幅减少限制条款,放宽限制条件。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若对制造类产业投资设立过多的限制,其结果会挫伤一批实业、制造业领域本土企业发展壮大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针对“新经济”,希望政府能加强对新兴产业投资禁止、限制类的前瞻性研究。尽快填补新兴或尚未列入现存管理目录的产业和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空白,在“负面清单”中提前设防,避免出现外资独占市场的势头。总之,自贸区政策制定和管理设计上要未雨绸缪,统筹协调,争取主动。(顾意亮)


初审编辑:罗燕 二审编辑:罗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