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题:“新常态下领导干部要有新状态”
——从政府工作报告两提“为官不为”说起
新华社记者顾瑞珍、熊争艳、齐中熙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提“为官不为”,引起代表委员的强烈关注和热议。
“政府工作报告两提‘为官不为’很有针对性。”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开门见山。
他说,回顾深化改革元年,各级政府的确“蛮拼的”,但同时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主动性下降,不敢承担责任,坐等观望求稳怕乱的“太平官”现象有所抬头。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之后,从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对迎来送往、开会出行、公务活动连续出台一系列规定和禁令,涉及“舌尖”“车轮”以及各种隐性福利等方方面面。伴随工作作风、党风政风的好转,个别部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从原来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变成了“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
“不吃不喝了,但事也不办了。”全国人大代表杨杰说,一些地方干部认为少做事,少冒险。
“一项审批时限20天,拖到第19天才通知——缺某某材料办不了!”全国人大代表陈义龙所在企业的一些新技术产品,在申办手续中因一些部门不敢尝试、生怕担责,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而遇阻。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工作在乡村、家住城市的基层干部,“天天往家跑,办事很难找”,群众对这种“走读干部”意见很大。还有一类干部“人在基层、心在上层”,天天琢磨怎么“拉关系、建人脉”,被称作“走神干部”。
“一些干部‘走读走神’、不在状态,懈怠了工作,疏远了与群众的距离,与党的群众路线背道而驰。”全国人大代表于勇认为。
去年,安徽省安庆市推行城区“零择校”;清理整顿行业协会“二政府”,159名副县级以上干部从协会退出;实行实名制推荐县级职位人选制度,谁推荐谁负责。这些大刀阔斧的举措给安庆这个原本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吹来一股新风。但同时,伴随改革而来的一些舆论也让全国人大代表、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一度颇感压力。
“领导干部要有拎着乌纱帽搞改革的勇气,而不是捂着乌纱帽怕改革。”这是虞爱华经历改革的最大感触。
新华社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政策执行程度不一、一些政策落实效应呈逐级递减、改革红利释放缓慢群众和企业感受不明显等现象。过去是“谁改革谁受益”,现在往往是“谁改革谁承担风险”。一些基层干部抬头往上看的多,等待高层做决定、出措施的多,主动作为的少。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监察厅副厅长刘蓉华说:“现在确实有一些官员不作为。有的是因为本身存在问题还未暴露,没有心情干工作;有的是觉得自己不干事就不会出事,干了事就容易违规违纪。”
“‘为官不为’现象与‘为官不易’心理相关。”全国人大代表、郴州巿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冬竹认为,现在要求多了,规矩严了,感觉“为官不易”,就可能产生当“老好人”“太平官”的念头,不敢动真碰硬,遇到矛盾就绕,遇到问题就躲,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为官不为”现象,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严词告诫官员:所谓“为官不易”“为官不为”问题引起社会关注,要深入分析,搞好正面引导,加强责任追究。
同一天,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部门负责同志会议上也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出实招、治懒政、求实效。
很多地方和部门,对“为官不为”者开始“真追究”。如去年10月江西南昌对3起上班时间玩游戏、脱岗、睡觉的“为官不为”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今年年初,最高法特别通报一起甘肃省天水市公安机关因出警过慢导致被害人身亡、最终被判赔款20万元的“为官不为”受追究案例。辽宁省最近有145名干部因“为官不为”被问责。
“‘为官不为’当然不行。必须要建立行政问责制,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大胆工作,勇于负责。”董大胜委员说。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二司司长向东说,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批评“为官不为”。总理既然在报告里点到,今年就会在这方面有所举动,会对这类干部予以曝光和问责。
“我是从部委到基层的,感觉干部现在有更多精力干事,调研和现场办公的时间比原来明显多了。在这种情势下,不该‘懒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说,要狠抓作风建设,对干部的不作为加强监督。
“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干部评价和激励机制。注重吸纳民意评价,以推进改革效果作为对干部考核选拔的重要内容,让‘会干事的上去,不干事的下去,干坏事的进去’。”虞爱华说。(参与采写记者:李舒、杨玉华、王菲菲、王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