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今天是中秋节,“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月圆花好,美景良辰,都被亲情“润色”得更有趣致;城里乡下、南国北疆、平原海上,“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尽管时下舆论扰攘,但到了中秋这天,几乎所有人的心都朝向了同一个方向——家,都在一处叫“亲情”的码头停靠。
吃月饼、赏明月、寄乡愁,这些应景开启的仪式与思绪,也勾勒出了中秋作为重大传统节日的意义刻度。尽管在社会流动频密、价值多元的今天,那些拜月祭月、点灯塔、放天灯、砌宝塔、烧斗香、饮桂花酒等民俗难续,可中秋依然能引发人们心绪的同频共振,依旧在牵引着国人的情感归依,这无疑指向了它对公众文化认同与向心收缩的强大召唤力。
家的温情,向来是察鉴一个社会美好与否的重要指标。而在中秋这样的节点,人们洗涤尘心,或倦鸟归巢,守护家的温情,也是将有关爱与思念的情愫,转化成对社会越来越美好的希冀。
得看到,这是个“唯变不变”、价值分化的时代,很多问题都在变得复杂,很多事物都在经历“苟日新,又日新”的自体蜕变,很多人都陷入了精神困顿:热门事件频出,社会悲剧多发,信息在爆炸,人际交互在加促,与之俱来的,是“互撕”与内耗的增多,焦虑感的加强。
在此背景下,我们也更需要家庭的安稳幸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以安顿惶惶的内心。本质上,国人的情感线在中秋之际,以家为思怀原点,沿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轨迹不断拉长,也是抵御和对抗“心为形役”、受缚于焦虑感的方式。用亲情柔软溶化现实的粗粝坚硬,能让我们在尘世里多了些安宁与温暖,不少焦虑与忧切也由此被冲淡。而中秋对我们“圆满情节”的慰藉,就满足了我们的这重精神需求。
时至今日,包括中秋礼仪在内的很多习俗,或许已不再蔚为兴盛,月饼包装的精致也构成了对节日文化本身的反向拉拽,可谁也无法否认,中秋并未曾随着时间冲刷而被掩埋于历史墟土中,对中秋内蕴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并未“断片”过。
这类传承,不是说简单的形式照搬,而是精神层面的秉承,所谓传承,传的应是内核而非皮相,是筛出精义而非饥不择食。就拿中秋来说,或许很多人被物理距离阻隔,但即便阖家团圆难全,多些对家庭价值的珍视、对家人的爱,多些真情相待,多回家看看,就是精神传承。就像泰戈尔说的,“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我们也需要让传统跟现实对接,从传统文化根系中吸收养分,厚植向善向好的社会土壤。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家”的传统精神诉求,往往是跟“国”联系在一起的。以往的家国同构,在人们内心倾注了极其厚重的家国情怀,今天的合家团圆与举国同庆,也是内嵌了民为邦本、国运昌盛的理念。而在当下,在政府简政放权的节奏中,在“庙堂”正为“江湖”让渡某些个体发展秩序培育空间的背景下,着力从民间、市场等江湖之远处打捞社会的原力,发掘习惯法的价值,在原子化个体和利维坦式机器之间构筑权利屏障,尤为重要。
而家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让更多人从家庭里找到人性力量,进而去捍卫那些真善等人类核心价值,也是中秋等佳节承载的社会价值期许。“千里共婵娟”,共的也是这么一份社会认同,一种价值磁场。
中秋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粹,连接着柔韧的家园,也连着嬗变的时代。我们在这个时代奔走,也无可避免地要在家园里找到归宿感,这也让我们在“温情明月”的照拂下,在权利舒展和个体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