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题:申纪兰:人大代表就是要为人民说话
新华社记者王菲菲、王井怀
虽然当了60多年全国人大代表,但每次来北京参加两会,申纪兰仍觉得很激动,“参加这个大会责任非常重大!”
不论全团会议还是小组讨论,她都坐得笔直、听得认真,轮到自己发言,声音立马比其他代表高了八度,用浓重的山西口音将建议畅快表达。
1954年深秋,申纪兰坐着驴车从山西平顺县出发,来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从第一届到第十二届,从25岁到87岁,从驴车到高铁,时代变迁,但申纪兰的信念始终未变:“人大代表就是要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说话。”
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17岁嫁到了同县的西沟村。在那里,她不仅带领同村妇女下地劳动,还为她们争取到了和男劳力一样的工分。此后,“男女同工同酬”被写入了新中国的宪法。
经历过艰难岁月的申纪兰,对现在生活的点滴变化都怀有特殊的感恩。
“政府工作报告关系千家万户,真是越听越让人感动。和过去相比,社会发生了太大的变化,现在人们吃得饱穿得好住得也好,生活丰富多彩……”
生活越来越好,但申纪兰却依旧朴实无华。黑色千层底布鞋,旧式深色西装,齐耳短发,她的形象几乎没有变过。
作为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感受到的是农村生活的深刻变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立法的逐步完善更有着切身感受。
“我们过去只有一两部法,你看后来立了多少法?去年还出台了新环保法,今年又审议讨论慈善法,依法治国水平越来越高!”
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申纪兰坚持每天看新闻,了解国家的发展,还参加乡里、省里举办的学习会,从不缺席。
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的两会建议一直关注农村。
“农村基本建设搞得好,交通建设感受最深。过去到北京开会得走4天,现在从太原坐火车3个小时就到了。”申纪兰说,但还有一些地方修路不到位。这次她就带来了修建途经太行山区一条国道的建议。“修通路才能迈大步,改革开放才能有出路。”
对于一位80多岁的老人来说,这些建议都是怎么来的呢?
申纪兰说,平日里总有许多群众上门找她或给她写信,无论什么情况,她都认真记录下来,经过筛选后带到会上来。
60多年来,申纪兰一直为农民说话,带来农民的声音,最重要的还在于她本身就是农民,一直在群众中间。
申纪兰曾有几次机会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但她最终还是留在了西沟村。她说:“我只有生活在农村,才知道农民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才能更好地反映他们的困难,才能当好人大代表。”
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申纪兰在家里种了玉米,自己种自己收。经常劳动,是她身体硬朗的秘诀。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回去一定把党的政策和这次大会的精神贯彻到群众中去。现在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还很重,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听党话,跟党走,打赢这个仗,男女老少一起上!”
虽然已是87岁高龄,但当初那股敢为人先、与自然斗争的“西沟精神”,在申纪兰身上却丝毫未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