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人民日报(今日谈):修高速也要因地制宜)
“要致富,先修路”早已成为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的常识,若是能连上通行量大、车速快的高速公路,对搞活地方经济作用更是显著。“县县通高速”成为不少欠发达省市共同的追求,甚至是一种政绩的展示。
但近期,云南省在脱贫攻坚中作出决策,不在该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生态脆弱的地区修筑高速公路,虽然当地也有修筑高速公路的呼声。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河流纵横,在这里修筑高速公路不仅投入巨大、经济效益低,更重要的是必定要大规模开挖山体、毁坏森林,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新的破坏。放弃修高速,并不意味着放弃改善交通条件的努力:改造提升现有公路等级,提高通行能力,因地制宜修建农村公路,逐步改善山区群众出行条件,脱贫攻坚会更好地与生态环境承受力相适应。
考虑各种实际因素,“县县通高速”在一些贫困地区可能难以成为现实,但只要从实际出发,长短兼顾,精准施策,脱贫攻坚的步子同样可以走得稳当而坚实。
(《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0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