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材料科学和半导体产业的落后局面,造成每年进口的半导体芯片和器件达到2000多亿美元,甚至超过了石油进口额,不仅受制于人而且已经严重危及国防安全。宗艳民大学学习的是材料工程专业,深知我们国家材料科学的落后局面,大学时期就励志做强材料,通过实现材料领域的突破,提升我们国家的产业发展。
目前,第一代、第二代半导体我们国家基本已经失去赶超机会,国际上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第三带半导体时代。可喜的是山东大学已故知名科学家蒋民华院士承担的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技术国家“863”“973”项目,经过10年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因为这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技术门槛非常高,国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实现了产业化,需要承担巨大的产业化风险,迟迟未能产业化。为了打破国外对我们的封锁与禁运,实现半导体技术跨代超越,2011年年底宗艳民毅然与山东大学签约巨资购买有关技术,进行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产业化。宗艳民把自己十几年的创业积累做了风险投资,截止现在已经投入11亿余元,成功实现了我们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突破!为我们国家国防建设和实现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即使是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发达国家也常常面临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困境。在产业化过程中,宗艳民带领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攻克了碳化硅半导体产业化的一系列世界难题,迅速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发展。
打铁还需自身硬,宗艳民坚持自主创新是科技创新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在宗艳民的带领下,山东天岳公司成立了十余个自主创新攻关小组,累计投入数千万元的研发费用,进行了3000多次工艺试验,科技人员更是“五加二白加黑”的连续奋战,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数千项产业化科研成果。最终山东天岳公司相继研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化硅单晶生长炉;攻克了了碳化硅晶体切割、研磨、抛光等系列加工技术的世界级难题,摸索出一条成熟稳定的碳化硅衬底材料生产、加工工艺路线!
闭门造车没有出路。我们国家碳化硅半导体技术长期落后,只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才能实现快速发展。宗艳民大胆提出让全世界有担当的华人科学家协同创新,联合突破的创新思路。在国内,与山东大学建立了碳化硅材料及器件联合研发中心,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协同攻关;与香港大学合作,研发新一代碳化硅晶体生长温场控制技术,功克了温场控制的世界性难题。在国外,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进行碳化硅基肖特基二极管、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等产品的研发;与美国加州大学、石溪大学、德国德累斯顿流体力学研究所等碳化硅领域全球的顶尖机构和人员进行不同形式的合作。宗艳民大胆实施的一系列协同创新布局不仅使山东天岳公司能够紧跟世界碳化硅半导体技术发展的最前沿,继续保持着技术领先地位,同时对全球碳化硅半导体科技资源的整合,山东天岳公司获得了顶级的全球性联合研发团队,为未来技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的保障。工程师出身同时拥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宗艳民对两者的关系深有体会。他创新性地提出要以经营的思路进行创新管理,努力在公司内部形成开放包容,不拘一格,全员参与的创新氛围。为此宗艳民主导建立科技立项和科技奖励制度,鼓励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员工进行技术创新立项,立项后公司提供技术创新资金支持,每年公司组织专家对当年立项的技术成果进行评选,对获奖的团队和人员进行创新奖励,一等奖最高额为50万元。同时实行错误包容机制,对于员工申请设立的不成功的项目,公司不予追究责任。这种创新形式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全员的创新热情,人人想创新敢创新,公司几乎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创新立项,整个企业迸发出空前的创新活力。
创新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对人才的管理和使用尤为重要。在创新过程中怎么样才能人尽其用,发挥人才的最大潜能是宗艳民一直思考的问题。针对产业化实验环节既需要技术又需要大量资金,既需要科技技术人员又需要产业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特殊要求。宗艳民利用天岳公司作为民营企业的灵活的机制,创新性地整合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将生产试验所需的科技技术人员和产业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有机结合,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共同进行生产线设计、工艺固化、设备选型等各项产业化实验的方案制定和具体实施。这种人员组合模式使科研人员的创新性设想在工程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变为现实,让工程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中发现的创新方法得到总结提高和推广。创新性地用人机制也为企业迅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年仅28岁的山东天岳公司总工程师成为山东省最年轻的高级职称获得者。也正是凭借这一创新性的做法,在进行碳化硅生产线建设时,国内外没有可供借鉴学习的实例,技术人员连半张国外同行的图纸,甚至核心厂房外观图样都没见过的情况下,宗艳民带领十余只这样的联合攻关小组边干边摸索,一遍遍实验,一点点固化,从“零”开始打造出了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
以技术创新带动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两种创新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成为宗艳民以“中国速度”突破转化瓶颈的有力法宝,得以迅速取得碳化硅半导体技术产业化的成功。
宗艳民带领的山东天岳公司敢为人先,其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技术被评为2013年山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在碳化硅半导体领域山东天岳已经进入世界10强,打破了国外长期的禁运和封锁。2013年12月山东天岳公司荣任《中国宽禁带半导体产业联盟》理事长,成为我们国家第三代碳化硅半导体产业的领军企业,承担着科技部 “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专项、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国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03专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在内的众多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正在国家相关部委的主导下与中电集团、中车集团、中兴国际等产业链骨干企业联合进军第三带半导体产业,以期实现全面突破,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上与发达国家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