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17专题 > 2017全国两会 > 权威发布 > 正文

两会前瞻:全国两会将传递宏观调控新思路

2017-02-28 14:10 来源:中新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即将拉开帷幕的今年中国全国两会将明确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量化目标和宏观调控的具体方法。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全国两会将传递宏观调控新思路

  中新社记者 周锐

  即将拉开帷幕的今年中国全国两会将明确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量化目标和宏观调控的具体方法。

资料图 山西太原民众从一在建商业楼盘前经过。<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_fcksavedurl='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云 摄

 资料图 山西太原民众从一在建商业楼盘前经过。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在中国已初步确立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后,宏观调控也会相应出现新变化和新特征。

  引领新常态成为经济工作大逻辑

  中国经济政策新框架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表示,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

  这意味着,面对经济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的现实、结构调整的阵痛以及前期刺激政策负面效果的显现,中国将会淡化对GDP增速的过度强调。

  过去三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预期目标分别为“7.5%左右”“7%左右”“6.5%到7%”。

  这一系列变化显示了本届领导层主动适应新常态,拒绝大水漫灌的强刺激,而致力于通过效率提升、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等动力促经济发展的调控思路。

  日前举行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也没有像以前一样,提出2017年中国外贸的具体增速目标。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钢表示,“这意味着要摆脱速度情结,在开放型经济领域,世界经济的外部性影响无法由我们掌控,因此要客观对待,不能一厢情愿”。

  可以预见,2017年全国两会对中国经济增速目标设定将继续体现新常态特征,并与全面小康、就业等要求相衔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政策新主线

  如果说“新常态”明确了对中国经济该“怎么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指明了中国经济该“怎么干”。

  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需要政府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干自己该干的事情。

  在过去几年,推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削减行政审批事项一直都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料将成为政府与市场关系调整的新看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也将成为政策着力点。围绕着压缩钢铁煤炭过剩产能,打好处置僵尸企业的攻坚战;在避免一线城市泡沫被吹大的同时,化解三四线城市高企的楼市库存;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目标会有哪些政策安排,也将成为此次两会的重要看点。

资料图 2月11日,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春季人才招聘会,求职者在招聘会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_fcksavedurl='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韩海丹 摄

    资料图 2月11日,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春季人才招聘会,求职者在招聘会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稳中求进成为中国经济工作总基调

  去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中求进”由经济工作总基调升级为治国理政重要原则。

  要做到稳,需要稳住经济增速。实现这一目标,财政政策需要更加积极有效,这意味着更多的减税和政府投入。货币政策则须守住中性,既压住资产泡沫的膨胀又不影响流动性的基本稳定。

  要做到稳,需要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在这一要求下,扩大就业创业、提升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推动养老金改革、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料将进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任务清单。

  要做到稳,还需要正视阵痛的出现。“破茧成蝶都有伤痛”,习近平此前明确表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现的短期阵痛是必须承受的阵痛。如何避免各级官员因阵痛而放缓改革步伐,如何尽可能地降低阵痛为改革创造环境,也将是本次全国两会的一大看点。


初审编辑:宋莉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
./W0201702285108762715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