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17专题 > 喜迎十九大 > 焦点 > 正文

十九大上的外媒面孔

2017-10-21 18: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九大10月18日隆重开幕,全球媒体进入“十九大时光”。中共十九大吸引了全球五大洲超过3000名中外记者参与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法新社、路透社、塔斯社、法国《世界报》等众多世界主流媒体纷纷聚焦这一盛会。

  10月16日,外国记者在十九大新闻中心拍照留影。

  胡庆明摄(人民视觉)

  10月19日,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集体采访上,柬埔寨国家电视台记者提问。

  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

  10月12日,《韩民族日报》记者金畏铉在北京永定门城楼上参观拍照。

  新华社记者 李 鑫摄

  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图为外国记者在提问。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10月16日,中外记者在十九大新闻中心对外发稿。

  胡庆明摄(人民视觉)

  10月16日,外国记者在十九大新闻中心。

  胡庆明摄(人民视觉)

  图为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书刊赠阅台吸引了记者驻足观看。

  人民网记者 于 凯摄

  10月17日,美国中文电视台记者在京津城际高铁上采访。

  中新社记者 富 田摄

  10月16日,外国记者在北京新机场建设工地采访。

  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摄

  10月18日,十九大开幕会场外,外国记者为采访忙碌着。

  人民网记者 余清楚摄

  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九大10月18日隆重开幕,全球媒体进入“十九大时光”。中共十九大吸引了全球五大洲超过3000名中外记者参与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法新社、路透社、塔斯社、法国《世界报》等众多世界主流媒体纷纷聚焦这一盛会。

  “能够参加意义如此重大的会议报道,是挑战也是荣幸。”在北京梅地亚新闻中心,“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记者佩德罗·罗德里格斯目不转睛地盯着录播设备,确保将中共十九大开幕会画面及时传回总部。现场像他这样的外媒记者不在少数,他们有的在认真聆听,有的在奋笔记录,有的则通过各种仪器设备将现场画面第一时间传回他们自己的国家或地区。

  中共十九大采访议程中,“党代表通道”无疑开启了一扇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也是外媒记者最感兴趣的新型采访模式之一。“这条通道为媒体更深入了解中国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代表们回答的问题向世界阐释了中国很多发展理念和政策动向。”来自非洲的马拉维国家广播公司记者朱玛·比特丽丝说。

  事实上,外媒记者早在中共十九大开幕前,就已经奔走在中国的各个角落,感受中国变化,体验“中国速度”。

  自10月12日起,十九大新闻中心组织包括北京中轴线、基层党建、故宫在内15条线路的采访活动,帮助中外记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发展成就。

  12日,《韩民族日报》驻北京记者金畏铉和很多参与中共十九大新闻报道的记者一起参加了“古都文化魅力中轴线”的采访活动。

  “以前我不知道北京还有中轴线,通过这次活动更多地了解了这个城市。”金畏铉说,这样的活动很好,难得有机会这样了解北京的古迹。

  13日,采访中共十九大的外媒记者走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多家企业、大兴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和四达时代集团,近距离了解中国在液晶屏幕生产、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创意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这个屏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以前只有日本公司可以生产,没想到中国企业也可以生产这种领先世界水平的屏幕了。中国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高速发展让我非常惊讶。”日本共同社记者西川廉平说道。

  16日上午,近40家参加十九大新闻报道的中外媒体的60多名记者前往北京大兴采访新机场建设项目。面对北京新机场的综合交通体系、“五纵两横”的主干路网以及贯穿该网的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快线,境外记者们感到震惊。

  “中国这几年变化非常大,今天看到北京新机场项目发展如此之快,令人震撼。”随团采访新机场建设项目的瑞士《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马蒂亚斯·穆勒说。穆勒第一次来中国时还是1999年,十几年过去了,如今中国给穆勒带来更多的还是惊奇。“中国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想象一下,欧洲花了四五百年取得的成就,中国只用了三四十年。”他说。

  系列采访活动,现场观察中共十九大开幕,在“党代表通道”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这些都让外媒记者感受到一个发展、开放、和谐的中国,也让世界对中国充满信心。


初审编辑:编辑值班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