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18专题 > 相约上合——风从海上来 > 峰会动态 > 正文

峰会志愿者,向世界绽放最美微笑

2018-06-08 14:48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青岛市市北区延安路街道明霞路社区,每天6小时的志愿服务让年过七旬的姜士发夫妇感到格外充实;尽管从学校到服务岗位一天来回需要约3个小时,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俄语专业大四学生刘长江称,自己爱上了做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700多个小时的“资深”志愿者李燕玲,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要向世界展现青岛的风采……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志愿者,带来海的澎湃热情、夏日的活力气息,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峰会增光添彩。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新闻中心,智能机器人“六六”在接受咨询。“六六”是最受关注的“志愿者”之一。

   

  6月7日,志愿者正在整理供媒体记者取阅的资料书籍。青岛峰会为媒体记者提供包括汉语、英语、俄语等多种语言的资料书籍。

  在青岛市市北区延安路街道明霞路社区,每天6小时的志愿服务让年过七旬的姜士发夫妇感到格外充实;尽管从学校到服务岗位一天来回需要约3个小时,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俄语专业大四学生刘长江称,自己爱上了做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700多个小时的“资深”志愿者李燕玲,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要向世界展现青岛的风采……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召开在即,文明有礼的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青岛亮丽的志愿服务名片增色,为城市文明底色添彩,向国内外宾朋绽放出最美微笑。

  “小浪花”跃动岛城“窗口”

  蓝色海浪线条,点点白色浪花,身着“炫动青岛”主题服装的峰会志愿者,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浪花”。

  6月7日一大早,记者走进峰会新闻中心,一进门,咨询台的几名志愿者齐齐抬头,露出温暖热情的微笑。新闻中心被称为青岛峰会面向各国媒体的“第一窗口”,志愿者们在这里为参会媒体记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俄语专业大四学生刘长江是新闻中心的俄语翻译志愿者。“我每天早上6:50就要坐上车,从32公里之外的校区出发,一路过隧道,8点左右到达新闻中心,一天来回需要约3个小时,但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刘长江说,这在他人生中是难得的宝贵经历。

  空乘服务水平往往代表着服务行业的最高水准。在新闻中心,就有多名来自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空中乘务专业的专职礼仪志愿者,她们担负着3个新闻发布厅的礼仪引导和服务工作。女孩们每天5点起床,开始准备工作,以最好的形象和礼仪迎接各国媒体记者。

  “她们的笑容太有感染力了,让人忍不住跟着微笑起来。”《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北京分社社长安德烈对新闻发布厅的礼仪引导志愿者竖起大拇指:“她们是新闻中心一道美丽的风景。”

  美丽的背后,志愿者们付出了百倍的努力。礼仪老师鲁闽介绍,微笑、转身、抬头、眼神、手势……看似简单平常的动作,为了做到自然生动、整齐划一,女孩们已经练习了将近3个月。“大量的练习转化为了身体和情绪的自然反应,只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无论多累,她们都会把积极阳光的精神面貌调动起来,为峰会留下最美微笑。”

  古琴声声悦耳,长笛婉转悠扬。中外记者们坐在新闻中心的电脑前,抬眼望向玻璃窗外,就是古色古香的中式庭院。来到这里的中外记者,随时都能聆听中国传统民乐演奏,看到独具特色的国画、面塑、剪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机场是城市形象的“窗口”,在青岛流亭国际机场,专门有志愿者负责中外记者落地的对接。近几天,中外来宾纷纷在流亭机场“落地”。甫一下机,志愿者们就上前为他们送上美丽的花束,表达青岛对八方来客的欢迎和祝福。看似小小的花束,赢得了来宾们纷纷点赞。“你们的服务很专业、很细致,很有国际范儿。”一名外宾手捧花束,向志愿者们表示感谢。

  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会主席王泽同是其中一名机场服务志愿者,他曾当过青岛世园会志愿者,但这次作为峰会志愿者,他感到了压力。“我们的志愿服务,是青岛这个城市给中外来宾的第一印象,责任重大,一定要用心用情。送出的这一捧小小花束,就是希望让他们感受到青岛的热情。”

  一个个会议志愿者,活跃在新闻中心、会议中心、流亭机场等“窗口”地点,如同一朵朵跃动的“小浪花”,带来海的澎湃热情,带来夏日的活力气息,为即将召开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添砖加瓦”。

  志愿服务彰显城市文明底色

  与会议志愿者不同的是,城市运行志愿者服务的区域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社区广场、交通节点。他们的身影,彰显了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

  在市南区逍遥花园小区,有这样一对志愿者夫妻,每天都能见到他们戴着黄袖章,背着小书包,手提便携式灭火器,在小区里进行安全巡查。他们是67岁的袁成本和65岁的袁桂芳,在公益志愿的道路上,他们已经携手走过25年。听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要举办,老两口积极加入到了平安社区志愿服务中。

  半个多月来,袁桂芳每天早晨8点都会准时出现在志愿巡查岗位上,下午则由老伴袁成本接班。巡查时,他们每天都会背着“装备”绕着社区走上好几圈。“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我们老两口携手,共护社区安全。”袁桂芳笑着说。

  文明城市,低碳出行。峰会期间,地铁成为很多人的出行选择。为做好会议期间的服务工作,青岛地铁很多工作人员加入了城市运行志愿者队伍,还组建了一支“多语种服务队”,很多员工下班后苦学《地铁英语实用手册》,模拟13个情景的常用对话,努力提升英语对话水平。他们在五四广场站、青岛站、青岛北站等交通节点上岗,为有需要的外国乘客提供服务。

  “峰会在即,地铁上多了不少外国乘客,我们的苦学派上了用场。”“多语种服务队”队员张慧告诉记者,她曾在国外做过志愿者,与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的志愿者共同工作生活过两个月,英语会话流利,看到公司的招募公告,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在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和西海岸新区等公交线路主要站点、公交场站、长途汽车站,青岛交运集团设置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这些志愿者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每天从上午9点到晚上6点,提供文明引导、便民服务、秩序维护、应急处置等志愿服务。”青岛交运集团政治工作部负责人方芳介绍,为了方便乘客,站点配备了医药箱、便民伞、工具箱、老花镜等便民物品。

  王艳是一名有着25年驾龄的公交车驾驶员,这些年她开着公交车,跑遍了青岛的公交线路,称得上是青岛的“景点通”“活地图”。现在,她在青岛火车站附近担任志愿者。“这里客流量比较大,很多乘客对隧道线路运行不太了解,我可以为大家提供最方便快捷的乘车线路。”王艳说。

  为峰会争光 为祖国添彩

  “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峰会志愿者。我承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尽己所能,恪尽职守。服从指挥,严守秘密。为峰会争光,为祖国添彩。”不久前,在青岛举办的峰会志愿者出征仪式上,青春的誓言仍声声在耳。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宣传文艺工作组志愿服务专班孙健介绍,峰会会议志愿者招募工作自2018年1月启动,面向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等驻青高校定向招募志愿者。

  为了让志愿服务更加周到贴心,青岛根据志愿者的个人专业、特长、意愿和岗位需要等进行了分组。“这些志愿者正在为参会嘉宾、媒体等提供抵离服务、翻译服务、媒体服务等全方位、精细化的志愿服务。”孙健介绍。

  成为志愿者,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才能上岗。为此,青岛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学院的作用,举行城市运行志愿服务培训。“青岛已经建成了包含学院、区市、街道、志愿服务组织的四级培训平台。这些骨干志愿者可以带动更多城市运行志愿者,更好地彰显青岛志愿服务这张亮丽的名片。”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执行副院长于水善说。“实践证明,经过网络、教材、课程、军训、演练五位一体的专业化培训,志愿者们的礼仪素质、身体素质、外语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锻炼,在会议筹备、礼仪接待、城市运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孙健说。

  在峰会注册中心的留言簿上,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的注册官们,纷纷留下了对志愿者热情服务的真诚感谢和对峰会的热切期许。

  目前,志愿服务已成为青岛一张亮丽的名片。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志愿者们热心服务的身影,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景观交相辉映,将向世界展示青岛的热情与魅力。

  “志愿者是一个城市最温暖的名片。这次峰会的志愿者们,将为大家提供最精心的服务,展示青岛最美好的形象。”青岛市文明办督查处处长徐建民说。


初审编辑:王丽雪 二审编辑:李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