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春季招聘会上,一企业的招聘人员挥手招揽求职者。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两会综述)海归“水土不服”?人大代表支招
中新社北京3月15日电 人才是支撑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成为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中国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尤其加大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以北京为例,2016年发布20项出入境新政,为国际人才开通申请永久居留的“直通车”等;今年2月,又推出开放国际人才引进使用的20条政策。
“要让海外人才到中国,不感到陌生”。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说,应创造更适合国际人才生活的环境,如更好的英文环境,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等。
他建议,对海外人才在待遇、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如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在海外市场直接招聘优秀人才;对符合条件的海外知名高校学生来华实习发放短期工作签证等。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侨联副主席陈乃科强调,海归留创群体有自身条件、创业方向的特殊性。
他注意到,近年中国推动“放管服”(即“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降低了创业群体的成本,但在审批服务上对海归群体“水土不服”和“高新创业方向”的特殊性等问题应予更多关注。他建议,整合优惠政策,促进海归创业“发芽”。
人才引进来,关键要留得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潘复生对中新社记者说,“以前很多人说‘来了女婿气走儿子’,就是因为不平等。”他说,要注重建设管理人才队伍,“没有好的管理人才,留不住、也用不好科技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华荣强调,“很多情况不是钱能解决的。”他说,要尊重人才,为其提供宽松的空间,让外籍员工参与公司的激励体系。
“要引育结合。”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方复全认为,既要引进“高手”,也要通过“引进来”带动本土人才培育。 (记者 曾鼐 钟旖 刘占昆 汪恩民 赵晔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