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2月12日讯 大年初一,当家家户户忙着拜年时,68岁的《沂蒙山小调》第三代传唱人宋守莲却早早从县城儿子家里来到位于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内的《沂蒙山小调》博物馆,准备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们演出。“整个腊月就没回过家,除夕晚上在儿子家吃完年夜饭,初一八点半准时到山上,继续为游客演出。”宋守莲告诉记者,春节,比起在家休息,还有更多人“需要”她。
每年的天蒙山春节庙会,都会吸引很多外地人前往
《沂蒙山小调》的第三代传唱人宋守莲
初一到十五,一天演出十几场
演出、演出、演出……从腊月到除夕,宋守莲一天也不得闲,“没进过一次家门,三十晚上在儿子家里吃完年夜饭,初一一大早又来山上。”
2016年7月16日,位于临沂市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的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开业,作为《沂蒙山小调》第三代传唱人的宋守莲便开始日日驻守在《沂蒙山小调》博物馆为游客、参观者免费演唱沂蒙民歌,而这一唱便是3年。
尤其是每年春节,旅游区按当地习俗要举办为期15天的新春庙会。除了当地人,还有很多外地人慕名前来,仅正月初一一日,旅游区单日游客量便逾3万人。
作为“活字招牌”,宋守莲更是忙得“嘴不停歇”, “大家天南海北地来听我唱歌,从初一到十五,平均每天要演出10到15场。有时一个煎饼吃一半,来人了,我嘴一抹,口红一涂,就上场了。唱完了,回去再继续吃剩下的那半个煎饼。”
站着一天唱下来,对于68岁的宋守莲来说,很累,嗓子也不舒服,“但只要想到他们是因为喜欢《沂蒙山小调》,喜欢沂蒙山区,喜欢我们沂蒙山区的老百姓才来的,再累我也要唱。”
沂蒙民歌承载沂蒙历史和文化
“蒙山高,沂水长”“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好风光”“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广袤的八百里沂蒙山,诞生出《沂蒙颂》《沂蒙山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等诸多优秀的沂蒙民歌,有人说:沂蒙山的民歌和沂蒙山的历史与文化一样,源远流长,蜚声海内外。其中,《沂蒙山小调》便诞生于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
“1940年,抗大一分校于临沂地区垛庄南山一带参加反顽战役。根据文工团领导安排,编审股长李林与爱好写作的团员阮若珊于白石屋村一间民房中连夜编写出《反对黄沙会》一歌。之后,1953年秋,再由原山东军区文工团乐队队长李锐云执笔,与副团长李广宗、研究组组长王印泉在《反对黄沙会》原词曲基础上完成现四段歌词版本的《沂蒙山小调》。”宋守莲介绍,这首兼具朴实生动歌词与婉转悠扬曲调的歌曲很快在全国范围引起广泛影响,甚至有了“南有《茉莉花》,北有《沂蒙山小调》”的美誉。
回忆起学唱经过,宋守莲告诉记者,不识字的自己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我小时候,薛庄公社有个大喇叭,每天中午会播放由韦友琴老师演唱的《沂蒙山小调》。那时穿不起鞋,我就天天光着脚跑去公社听歌。我不识字,就硬背,再回家让哥哥翻译,一遍一遍练习。”
1976年,宋守莲被调至费县土产公司文艺宣传队,代表县里到滕州、安徽等地演唱《沂蒙山小调》,也将《沂蒙山小调》传到更多的地方。1999年,宋守莲被费县文化局授予“第三代《沂蒙山小调》农民歌手”的称号。
从首唱人女高音歌唱家王音旋,第二代传唱人、沂蒙山区著名民歌手韦友琴到第三代传唱人、有着“金嗓子”之称的宋守莲,她说,“《沂蒙山小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除了因为歌曲旋律动听外,还因歌词背后蕴含的艰苦奋斗、朴实无华的沂蒙精神。”
秉持吃苦耐劳的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在宋守莲身上,沂蒙人的“沂蒙精神”,随处可见。
虽然每个月都有8天休假,但宋守莲从没认真休息过一天。她说,除了本地,还有很多地方的人们也想听一听《沂蒙山小调》,自己要趁着有时间到全国各地去演出。这些演出有收费的,但大多数都是公益性质。宋守莲说道,有时走在路上,别人碰到了就说“这不是唱《沂蒙山小调》的宋守莲吗?您也给我们唱一首吧”,“于是,我就站在路边给大家演唱。因为我喜欢唱歌,我喜欢《沂蒙山小调》,所以走到哪里,我就唱到哪里,而且还要全力以赴地唱。”
“每当我唱起这首歌时,我就想起我们沂蒙山区,想起我们沂蒙山区的父老乡亲。”宋守莲说道,“我不怕累,吃苦耐劳,是我们老百姓的本分。不吃苦,哪来现在这么好的生活?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我常说,我们老百姓,要时刻不忘本分,努力工作。”
最后,当被记者问及“打算唱到什么时候”时,宋守莲笑道,在景区,很多人说自己可以再唱30年,“这些年在山上为大家演出,感觉以前那些腰疼、腿疼都没了,如果身体允许,我想可以一直唱到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