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20专题 > 2020全国两会 > 两会好声音 > 正文

樊丽明:实施“强院兴校”,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2020-05-27 12:49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在两会期间就“高校如何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主题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谈到。

  全国人大代表樊丽明:实施“强院兴校”,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在两会期间就“高校如何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主题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谈到。 

  高质量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求

  人民网:“双一流”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您如何看待“双一流”建设的相关要求? 

  樊丽明:质量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求。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重在质量发展、特色发展。质量发展是未来发展的第一要务,“双一流”建设就是质量建设。

  深化改革是“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破除大学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高校在治理体系、人事人才制度、资源配置制度等方面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只有改革才能真正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只有改革才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学科的发展水平是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代表了大学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一流学科建设要立足国家重大发展需求

  人民网:您刚刚提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您觉得对于高校而言,一流学科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 

  樊丽明:要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中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的初心使命是教育报国,为“中国梦想”增强支撑,为“中国教育”增强引领,为“中国贡献”增强驱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海洋强国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强国建设,体现了时代要求、国家意志、人民期望。高校必须围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谋划来开展来推进学科建设。

  要在紧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趋势中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重大颠覆性创新不时出现,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学科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高校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超前布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新兴交叉学科,力争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要在推动“双一流”战略中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内涵一流、建设高峰”是双一流建设新精神、新任务、新要求,国家先后发布实施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与举措,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给学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高校要深刻把握落实新要求,强化优势特色,推进内涵建设、高质量建设,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

  立足“强院兴校”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人民网: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山东大学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上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和改革。您可否跟我们分享一些好的经验? 

  樊丽明:山东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由大到强”奋斗目标,明确了“121”建设思路,即聚焦学术核心竞争力,做强学科、做强学院,发挥党的领导最大优势,全力推动实施人才强校、学术兴校、服务山东、文化引领、国际化、一体发展等六大战略,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近期,为加快一流学科建设进程,学校制定实施了“强院兴校”行动计划,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夯实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以强学科带动强院,以强院带动兴校,进而以强校服务兴国。

  扩大办学自主权,夯实学院主体地位。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结合事权充分向学院下放人权财权物权。将引进、管理、考核、辞退等人事权下放给学院,实施学院综合预算改革,建立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综合预算体系,扩大学院经费统筹使用自主权,适度下放资产购置权和处置权。通过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充分释放、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切实提升学院的谋事能力、统筹能力、理财能力、发展能力,使学院有条件、有能力、有资源、有抓手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引擎。

  转变管理服务模式,健全一体协同机制。建立服务学院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全方位、全天候、全身心”的工作要求,开展“点对点”对接服务。完善并落实校领导联系学院制度,帮助学院提升治理能力。建立学院改革发展联络员和服务专员制度,为学院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推进机关干部到学院挂职,充实学院管理服务力量。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学校、校区机关和各专项工作组定期深入学院调研。

  支持学院做强学科,建设世界一流。推动学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国际学术前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凝炼学科方向,加快实现学科更新换代。推进学院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的龙头和主线,围绕重点建设学科方向,科学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着力推进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建设,努力打造学科优势与特色。

  坚守“为国育贤”初心,勇担“强校兴国”使命

  人民网:刚刚您分享了很多山东大学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举措。我们知道,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是培养一流人才。山东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特色举措? 

  樊丽明:山东大学始建于1901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享有“文史见长”和基础研究见长的美誉。具有“家国情怀、崇实品格、担当精神、创新能力”山大基因的毕业生备受社会青睐,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山东大学始终坚持以“为国育贤”为己任, 建校119年来,一直积极践行“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先后培养了60余万各类人才,成为国家栋梁和社会中坚。

  新世纪以来,学校不断深化“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了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形成了“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通识”、“拔尖”、“创新”三位一体的本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了山大本科教育特色,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扎实办好一流本科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全面推进专业现代化。紧抓“四新”建设和“双万”计划契机,将120个本科专业优化调整为9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二是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六个基地”,创办“四大学堂”,实施“卓越计划”。

  三是持续凸显人才培养成效。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创新创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学校坚持以人文本、因材施教,实施宽松的转专业政策,建有各类拔尖人才培养特色班以及双学位班、辅修学士学位和微专业等复合人才培养项目,积极满足各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让进入山东大学的每一个人都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2020年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在此我代表学校欢迎莘莘学子报考山东大学,衷心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初审编辑:范金鑫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2
分享到:
./W0202005274634619674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