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2020专题 >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一线传声 > 正文

致敬!病愈后再次冲向战“疫”一线的他们

2020-04-17 20:59 来源:中国网信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站在最前线。

  鲁网4月17日讯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站在最前线。

  面对疫情,他们主动请缨、救死扶伤、迎难而上,即使被病情击倒,也倔强地爬起来再战。他们用行动,让我们看到了白衣战士的无畏、坚韧、奉献与坚守,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守护大众的生命,让我们致敬战“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赶紧回到工作岗位 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38岁的护士郭琴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的一名护士,1月12日晚,连续工作多日的郭琴开始发烧,随后感到四肢乏力、关节疼痛,经检查确诊患上了新冠肺炎。1月28日,郭琴结束隔离观察期,立即要求重回急救中心,继续护理住院患者。 

  重返工作岗位的她,主动要求到最危险的隔离病房工作,每天要穿6个小时以上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装备,一到下班“浑身就像虚脱了一般”。

  “我看到同事们在朋友圈里发工作照,那种疲惫的表情让我很着急,就想着赶紧回到岗位,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没被病毒击垮 就要争分夺秒帮助更多患者” 

   

  2月5日,40岁的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赵智刚结束隔离,回到了岗位。1月22日,赵智刚被确诊感染。为了不占用床位资源,他坚持自我诊断开药并主动要求回家隔离。

  熬过了最难受的三天之后,赵智刚精神状态有了好转。不能去医院问诊,他便通过在线问诊小程序,为发热患者提供在线看诊的服务。根据医院微信后台统计,赵智刚每天坚持在线问诊10个小时以上,截至2月6日共为743人次的患者提供了服务。

  “既然病毒没有击垮我,我就要争分夺秒帮助更多患者。”回到岗位当天,赵智刚在门诊接诊16位患者,并负责急诊病房20余名患者的救治。刚刚“复出”的他还主动要求参与夜班轮值。

  “新冠肺炎‘欺软怕硬’放轻松,好好接受治疗” 

   

  近日,急救中心护士李春芳和柏慧也先后在康复后返回了工作岗位。有30年工作经验的李春芳主要负责急诊病房患者入院出院的接待及病房拿药等工作,她希望自己重返岗位可以给年轻一辈的同事们信心和鼓舞。32岁的柏慧则是在与病毒斗争中重建了信心。

  “刚确诊的时候,我也哭得稀里哗啦的,心里很害怕,但是慢慢我就知道这个病‘欺软怕硬’,你放轻松点,好好接受治疗,它就怕了你了。”柏慧的一席话,让一位经常问医生自己是否没救了的患者破涕为笑。

  “倒下了,大不了再站起来。” 

   

  “倒下了,大不了再站起来。”在家隔离治疗一周后,逐渐恢复的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劲农教授说,自2019年12月31日起,张劲农长期坚守在发热门诊,高强度工作长达半个月。极度的疲劳,以及高频次的密切接触,即便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他的身体还是亮起了红灯。他出现发烧畏寒、咽痛等症状,经检查被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诊断结果出来后,张教授在家隔离治疗,隔离期间他没有停止工作。面对此次疫情与SARS的不同特点,他迅速总结临床经验,并反复查阅参考文献,起草了极具实践性的《武汉协和医院处置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策略及说明》,给全国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协和诊疗的宝贵经验。

  OK!一定可以的 

   

  在武汉协和医院隔离病房,有一位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张昌盛。当时,他透过隔离病房的窗户向大家比出一个“OK”,一句“加油!”“一定可以的!”展示着他战胜疾病的自信,也让更多的网友牵挂着他的病情。经过两周的治疗,2月6日张昌盛出院了。

  “我当时被感染的时候,就是觉得感冒了,但是后来却发热,心里有一点点的疑惑,有可能中标了。我觉得一定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然后并且一定要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如果说你自己都觉得你自己不可以,那谁也帮不了你。”

  据悉,居家隔离两周后,张昌盛将重返工作一线。

  感谢这些义无反顾冲向一线的战士们,他们的“倔强”汇聚起战胜疫魔的无穷力量,激发全中国人民携手战“疫”,共克时艰。


初审编辑:范金鑫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
新闻关键词:
医务人员
猜你喜欢
./W02020041775670644754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