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解码”今年的“两高”报告,便可发现“干货”满满。从扫黑除恶到严惩腐败犯罪,从贯彻实施民法典到严惩网络犯罪,从维护防疫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到维护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两高”去年的主要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彰显了恪守初心使命、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担当,让人深切感受到司法温度。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也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从“两高”报告中,很容易看到“两高”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方面颇为用心用力,既有司法为民的情怀,更有公正司法的决心。
比如,今年的“两高”报告分别提及两个与英雄有关的案例。一个案例是,审理侵害“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名誉权案,决不让人民英雄受到玷污。另一个案例是,网络大V“辣笔小球”恶意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江苏检察机关迅速介入,依法适用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首次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批准逮捕。不同的案例,传递同样的信息:英雄不容诋毁、法律不容挑衅。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通过审理侵害英雄名誉权的案例,既可维护英雄形象,也能坚守法律尊严。同时,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就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对司法的力量也有更全面的掌握。
针对备受关注的张玉环案、孙小果案等,今年的“两高”报告并未回避。对“张玉环故意杀人案”等冤错案件,检察机关坚持疑罪从无、有错必纠,建议改判无罪;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孙小果等黑恶势力犯罪组织头目,人民法院依法对其判处死刑,坚持“打财断血”,坚持“打伞破网”。这样的表述触动人心。“队伍建设还有短板”“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纠错不能止于国家赔偿,追责必须落到责任主体”“检察监督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而不纠正、不报告是渎职”,这样的话语凸显了人民法院和检察机关的反思精神,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责任意识。
有人说,每年的“两高”报告,既书写一个时期法治的进步,又记录着整个社会的变迁。今年的“两高”报告,既记录了年度工作,也是精准的普法“教材”,能够坚定公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的信念。读懂“两高”报告,体会报告诠释的法治精神,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既有利于法治建设,也有利于塑造公民的法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