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引领经济转型

2015-07-06 16:45 来源:央视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据统计,2014年全球经济产出不到80万亿美元,中国占了12%左右的份额,就经济规模而言,是名副其实的超级经济体。而这个“大块头”的每一步发展,势必牵动区域乃至全球。
    李克强总理7月1日在经合组织发表演讲时说,中国经济虽然增速放缓,但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左右的目标。

  据统计,2014年全球经济产出不到80万亿美元,中国占了12%左右的份额,就经济规模而言,是名副其实的超级经济体。而这个“大块头”的每一步发展,势必牵动区域乃至全球。

  总理指出,发展中国家有近60亿人口,对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有很大需求。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经济体量大,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装备水平处于全球产业链中端,性价比高。而发达国家处于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拥有高端技术装备。中方愿将自身的装备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和发达国家的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国际产能合作。

  经过近10年来的努力,我国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中国制造”不仅在纺织服装、鞋类、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方面保持优势,在技术含量较高、增值率较大的产品——高铁和核电站等装备产品已是新的竞争点。

  我国装备产品出口日益发挥对外出口的支撑作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整个装备制造业出口2.1万亿元,占全年外贸出口总额的17%。

  高铁是中国制造走向高端的一个标志,并且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性价比高。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中国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中国1.6万公里的高铁线路,经得起高寒、酷热、戈壁风沙、海风高盐等各种考验,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1550多对,年发运旅客数量近10亿人次,这是中国高铁核心竞争力的最佳体现。

  以南北车为代表的中国高铁,合并重组后,定位于“跨国经营”和“全球领先”,不仅是要把车辆卖到国外去,还要在海外投资、运营,提高国际竞争的整体实力。

  6月18日,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勘察设计合同正式签署,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走出去”取得新突破。最重要的是,高铁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城市间甚至“一带一路”上更广泛地连接中欧的贸易,成为各种要素流通的桥梁。

  好消息不断,“中国制造”地铁亮相巴西里约、几内亚万元大钞印上中几合建水电站效果图、中白官员在明斯克独立宫排队签署合作文件,2014年,华为公司68%的销售收入来自于海外市场,徐工集团、三一重工等海外业务规模也不断扩大。

  此外中国在出口核电站领域也成果颇丰。李克强总理本次访法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中法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双方确定了民用核电领域合作的“路线图”。今年2月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访华时,两国就中国出口“华龙一号”核反应堆事宜达成共识。

  高铁、核电设备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正逐步从初期的设备供货向设计引领、技术带动、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输出转变,中国企业成为促进开发合作、优化全球价值链的新兴力量。

  中国装备“走出去”,既采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也面向发展中国家就地生产装配,还与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合作,向全球市场提供物美价廉、节能环保的装备、产能以及有保障的金融服务,不仅可以提升发展中国家工业水平,也可以倒逼中国装备等产业升级,还可以带动发达国家核心技术和创意出口,实现“三赢”。这是促进南北合作、南南合作的新途径,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一剂良方。

  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已深度融合,中国能为全球经济稳定做出贡献,为中国经贸伙伴带去发展红利。(黄涛)

初审编辑:宋莉 二审编辑:罗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