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贵州探索出"乡村旅游+扶贫"新样本

2016-09-01 16:28 来源:当代先锋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八月的贵州,秋高气爽,风景如画。“十三五”刚刚起步时,贵州全省上下向大旅游发起总攻,旅游促城、旅游兴村、旅游织景、旅游致富等在贵州已呈现出一派战天斗地、改村换貌的新景象。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在贵州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唐林 


  八月的贵州,秋高气爽,风景如画。“十三五”刚刚起步时,贵州全省上下向大旅游发起总攻,旅游促城、旅游兴村、旅游织景、旅游致富等在贵州已呈现出一派战天斗地、改村换貌的新景象。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在贵州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8月18日,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共同召开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公布了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和第二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名单,贵州省共15个项目和1个基地入选。其项目入选的名单背后,恰是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对贵州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工作,从国家层面上对贵州探索出“乡村旅游+扶贫”创新之路给予的充分肯定。

  \ 

  山水之都,田园贵安。黄龙 摄 


  旅游扶贫让农民华丽转身变成产业工人

  在贵安新区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内,一幅现代农业产业园嫁接观光旅游的壮丽景观,呈现在贵安新区高峰镇狗场村田园山地间,一派农业+旅游的新气派场景,在这个昔日属一类贫困村贫瘠土地上,蜕变成今日梦光闪闪、灼灼生辉的新景象。

  炎炎夏日,狗场村的王丽芬在园区大棚内,带着日光帽熟练地给植物浇水、除杂草。在这里工作,她不但能照顾家人,收入也更加稳定。她告诉记者,村里许多人已经到园区内工作,这里成了解决他们村里就业的首选地。

  该园区负责人表示,园区与果壳视界等10余家电商平台建设云上农场,设立了50余家线下体验店;带动大乐歌等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近1000社员建立线下基地近万亩;与中国农科院等5家科研院校、30余名专家团队建立了云上农校“智库”;在场边等10余个村开展线下农民培训2000余人次。园区与合作社、农户建立“保底分红”利益共享机制,解决了包括9户贫困户在内的30余人就地就业,用工8000余人次,农户变成了有租金、分股金、领佣金的产业工人。

  如今,像王丽芬一样在当地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为让更多的村民就业,新区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从土地、贷款等多方面给予协调,让企业在加大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困难户实现增收。园区以海绵城市的理念建设生态农业园区,贵澳坚持棚内现代化、棚外田园化,在高科技农业与自然田园风光之间实现农业与旅游双体验,实现农业的“接二连三”。

  \ 

  苗寨晨炊。古迎春摄 


  旅游扶贫获国家旅游局点赞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享誉国内外,传统思想与现代旅游经济变革思路总是难免会碰撞出市场经济的火花,这些年来,这里的旅游与扶贫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景区如何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仍然是一大社会考题。景区通过政府长期培育,经过企业多年的探索,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已经探索出一条民族乡村旅游带动产业经济扶贫的新路。

  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接受表示,该公司经营西江千户苗寨景区,优先吸纳失地农民、经济困难户和就业困难户就业,每年还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8%作为民族文化保护基金,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即政府扶持、企业经营、农户参与的方式,通过旅游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截至目前,公司共向村民发放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约6500万元,特别是2015年共发放民族文化保护经费2200万元,有些农户收到了2万元。目前,西江人均纯收入已从2008年的1800元增加到2015年的9960元,直接来自乡村旅游业收入占全部收入的70%。此模式,在国家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上,深受国家旅游局领导高度关注。

  如今,西江苗寨1285户农户,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有的做起了银饰加工,有的开了旅馆。家家装上了电话,买了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部分村民还开上了小轿车。

  在贵州普定县龙场乡秀水村正在建设美丽家园,实施综合旅游开发过程中,创新提出的“秀水五股”模式,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基调,开创出一条村民奔小康致富新路子,引起省内外媒体关注。

  在贵州,大大小小的案例不胜枚举。只要你用双脚去行走贵州的山山水水就不难发现,贵州的山地特色旅游融合扶贫的实践,这份新答卷绽放的千村万寨特色新农村景象,有欧洲风情派、瑞士小镇派、中国古典派等如诗如画,一栋栋五颜六色的旅游风情别墅,宛如璀璨的明珠,绽放在贵州高原上,形成一道独异而崭新的风景。

  “十三五”以来,随着贵州多民族乡村山地特色旅游和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贵州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借助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契机不断探索,诸如六盘水大河堡花海旅游区、盘县哒啦仙谷旅游区、毕节七星关区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园区、遵义新蒲新区现代高效农业旅游示范园区、赤水市金钗石斛示范园区、普定沙湾农业大观园旅游区等地具有贵州农旅性质的旅游典范项目,纷纷找到了各种以“景区带村”和“能人带户”的旅游融合脱贫致富新路径。

  \ 

  屯堡九溪村 


  贵州旅游新模式曾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关注

  经过多年努力,贵州乡村旅游正蓬勃发展。在2012年贵州省召开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代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之一的“贵州模式”,得到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高度认可,贵州乡村旅游还成为世界旅游组织重要观测点。

  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贵州模式”就是坚持“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以自然生态、特色农业、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等资源为依托,把乡村旅游与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推出一批以田园风光为主的乡村观光型产品、以农事体验为主的乡村体验型产品、以体验度假为主的休闲型产品、以民俗活动为主的乡村风情型产品。

  如今,贵州仍将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发展重点。近年来,贵州新建、改造、提升了一大批村庄,实施小康六项行动计划,并推出一批以自然气候为吸引的避暑度假型、以生态景观为载体的城郊休闲型、以特色农作物采摘为主导的乡村体验型、以民族村寨为特色的民俗陶冶型的乡村旅游产品。依托自然生态、特色农业、民族村居、文化遗产,打造了雷山西江、平坝天龙屯堡、贵定音寨、黎平肇兴、丹寨石桥、余庆松烟、桐梓九坝等一批知名乡村旅游品牌,海内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

  2014年,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强调,贵州要注重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 /> />
初审编辑:王海燕 二审编辑:王海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