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为了胜利,必须凝聚起全民族的精神与力量。
1931年,仍处在国民党军队重重“围剿”中的中国共产党,在“ 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就发出抗日宣言。东北大地上开始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局部抗战。
1935年,艰难跋涉在长征路上的中共中央,针对华北事变发出《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立即停止内战,各界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 七七事变”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战则存,降则亡”。中国共产党人的呼唤,让全国人民彻底明白,面对日本侵略者,无论怎样忍让都不能求得和平;奋起抗战,不畏牺牲,才能求得民族的生存和荣光。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以“血战到底的气概”,迸发出一个民族向死而生、自强不息的磅礴力量。
北京密云,一位叫邓玉芬的母亲让丈夫带着5个孩子走上抗日前线,最后父子6人全部战死沙场。
新四军六支队谢继书、谢继祥、谢继良三兄弟在与日寇作战中先后壮烈牺牲,他们的母亲强忍悲痛说:“我和儿媳要把4个孙子培养成人,让他们长大后精忠报国!”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相争把兵当……浩荡的抗日洪流直奔抗击敌寇的战场。
有人说,要想胜利,首先要“心胜”。只有内心强大,才有了胜利的源动力。
同样,一个民族之所以强大,首先也在于精神之强大。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决定因素,就在于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慷慨赴死,充分展现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五
习主席深刻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当我们殇思于近代中国丧权辱国之痛、震惊于70多年前日寇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一个警钟在内心深处鸣响:铭记历史,矢志强军!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强军的责任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肩上,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抓住战略契机,向着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前行!
军人生来为战胜!为了胜利,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