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游丹怡 李晓喻)中国各地“抢人大战”方兴未艾。直接落户、住房补贴,地方开出的价码堪称优厚,但未必真懂人才的心。
“我就想留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8届硕士毕业生何楠没有考虑过其它选项。她告诉记者,虽然各地出台了不少与户口、补贴相关的优惠政策,但她最看重的还是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持这种想法的人不只何楠一个。东北师范大学此前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报告》显示,毕业生就业选择最看重的因素前五位分别是发展前景、薪酬待遇、兴趣爱好、工作稳定和工作地点,占比依次为46.34%、20.91%、9.39%、7.61%和6.91%。
这意味着,各大城市的激励性引才政策虽然能产生吸引力,但人才选择何处栖身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发展前景最为关键。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蓝志勇的话说,“人才更加看重的,是有没有才华用武之地,而绝非区区一处安身立命的居所”。
由此观之,用优厚待遇吸引人才的办法短期内看似立竿见影,但地方若不能在“用人”、“留人”上下功夫,让人才有施展身手的空间,择木而栖的“良禽”即使“飞来”,也很可能会“飞走”。
如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孟玮所言,地方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把人才留在当地,实实在在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政府要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不断优化城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
分析人士亦指出,引才只是人才政策中的第一环。与引才相比,用人、留人更加关键。要留人,中国各地眼下应当解决人才政策中的诸多问题。
蓝志勇认为,针对政出多门、政策虚空、沟通不足、引才主体和单位工作责权不配等人才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应构建全景式综合理性的人才管理实施体系,包括实行引进、关怀、沟通、使用等“一条龙”制度化管理等。
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丽君也提出建议,包括制定错位政策避免同质化发展,促进人才与产业、城市发展战略相匹配,精准施策等。
引进人才最终是要着眼于经济发展。如孟玮所言,人才的引进要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制定政策,让人才引进与地方发展相匹配,才能高效施行人才政策,实现人才与地方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