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出彩新时代丨三天一层楼,效率就是生命,见证的是奇迹

2018-06-29 15:4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改革开放初期, 缔造“深圳速度”的“四顶红帽子”是谁? 每天绑扎300公斤钢筋的“铁姑娘”又是谁? 打破大锅饭,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度 又从何时开始?

  改革开放初期, 

  缔造深圳速度四顶红帽子是谁? 

  每天绑扎300公斤钢筋的铁姑娘又是谁? 

  打破大锅饭,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度 

  又从何时开始? 

   

  让小青为您揭秘深圳速度 

  翻开深圳特区第一代建设者们的故事。  

  故事1:工地上的牛郎织女 

  19834月,时任中建三局副局长的李传芳赴深圳驻点,全权负责三局在深的业务,重点负责国贸大厦的建设工作。李传芳意识到国贸工程的重要性,干成功了将成为中国建筑信誉和效益的金牌,干失败了不仅个人前途受损,中建三局也会被赶出深圳。 

   

  在她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在动员会上严肃地宣布了一条铁的纪律:我们来了30多对夫妻,从今晚开始必须住单身宿舍。话音刚落,一些人就笑出了声。因为李传芳的丈夫俞飞熊也在工地上,并担任项目总工程师。她补充道:全部严格实行军事化管理,我也不例外。另外,除特殊情况,谁都不准回家,也不准家属来队,国贸大厦建设成功那天,这条纪律才能作废!”顿时,全场响起一片掌声。 

  故事2:局长亲手煮的面 

  许多老员工在回忆国贸建设这段往事时都感叹,无论是多大的领导,在工地都没有特权,吃住都跟我们在一起。 

   

  那时的人民南路还是一片泥泞,张恩沛为了让加班的员工填饱肚子,亲自为大家煮从湖北带来的挂面。有时下雨,他就撑着伞挡住锅,待面差不多熟了,他一声走起,同事用抹布包住锅沿,双手端起锅,向工棚里冲,张恩沛则撑着伞挡住锅跟着一路小跑,口中还喊着:小心点,别撒了! 至今还有老职工自豪地说,我可是吃过张局长亲手煮的面。 

      

  故事3四顶红帽子的重任 

  上个世纪80年代,缔造深圳速度的四顶红帽子反复出现在各种报章上。他们是中建三局项目主任、施工指挥王毓刚,支部书记、副指挥厉复兴,总工程师俞飞熊和滑模主管罗君东。 

   

  第一次试滑,因为滑模起提速度太慢,正在凝固成型的墙体被严重拉裂……第二次、第三次试滑实验均以失败告终。一时间批评、谩骂声铺天盖地,很多外电记者蹲点等着报道国贸大厦坍塌,四顶红帽子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甲方负责人甚至说,你们要包赔我的损失,赶早给我滚蛋! 

   

  怎么办?滑模究竟能否成功?一种乌云压顶的感觉瞬间袭来,大家没日没夜的总结失败教训,一头扎进工地,做实验、测数据,经过一次次滑模技术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光有先进技术不行,物料质量跟不上。 

   

  当张恩沛再一次来到现场,在简陋的会议室,四顶红帽子齐刷刷地站在他的面前,以慷慨赴死的决心望向这个他们敬爱的领导。张恩沛听了他们的汇报,心潮澎湃。随后问道,你们确定要再试一次?”“四顶红帽子齐声回答:要!俞飞熊甚至承诺,如果再次失败,我愿意去坐牢。 

   

  但是购买5万元以上设备要经过漫长审批还可能不被政府批准,怎么办?工期临近,张恩沛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没有经过任何批准,他以个人名义做担保,用外汇券从香港贷款购买了十几台国外先进设备。 

  1983918日,第四次滑模正式开始,在1600多双眼睛的注视下,滑模缓缓提升。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混凝土墙面又平又光! 瞬间现场哭声、笑声、欢呼声交织一片,四顶红帽子相拥而泣。 

   

  滑模的成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工地开始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工人的工作量和收入直接挂钩,原本工人一个月只能拿十几元,但在国贸建设期间,最高能拿600多元。 

  故事4铁姑娘的国贸芳华 

  18岁的杜先芳刚到国贸大厦工地,和大多数女生一样,被分到了项目钢筋班组,这个班组被称为铁姑娘班 

  与身体的疼痛相比,心里的恐惧才是更难跨越的。杜先芳回忆,深圳国贸大厦从第三层开始滑模,铁姑娘们要负责绑扎钢筋,跟随着滑模一直攀上150米高空。杜先芳还记得第一次站上十几米高的操作板面,望着脚下缩小了半圈的熟悉风景,真是脚步打颤、手心冒汗。 

   

  国贸大厦随后进入快速施工期,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不断高,满怀喜悦的铁姑娘们投入到更加忘我的工作之中。当时,杜先芳所负责的双观电梯区域难度颇高,钢筋排布造型复杂、体积大。下班后她经常向老师傅请教,上班时顶着高处的寒风与流下的保养用水稳步进行绑扎,越来越熟练,到后来平均每天可以完成300公斤重的钢筋绑扎。 

   

  一次验收,180斤重的验收组长站在杜先芳绑扎好的钢筋上晃动几下,钢筋几乎纹丝不动。欣喜的杜先芳在几个老师傅的撺掇下爬上了龙门架,望着脚下的高楼和遍布深圳的建设工地,她才知道自己竟然已经不恐高了,还忍不住站在上面唱了一首当时正流行的邓丽君的《漫步人生路》:伴你漫行一段接一段,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见,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面,路纵崎岖亦不怕受磨练…… 

  重温缔造深圳奇迹背后的故事, 

  体会中建人杀出一条血路的闯劲儿。 

  无奋斗,不青春! 

  今天的你,也同样行! 

  (参考:中国建筑微信公众号) 


初审编辑:宋莉 二审编辑:李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