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坚,1895年1月生于四川省平昌县。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认真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1921年,他与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李富春、李维汉、聂荣臻等人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曾任中共旅比(利时)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1923年,刘伯坚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为中共旅莫支部和旅莫共青团负责人。
1926年刘伯坚回国,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应邀到冯玉祥部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即原西北军)总政治部副部长,推动冯玉祥部接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纲领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举行著名的“五原誓师”,配合南方国民革命军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大革命失败后,冯玉祥投向国民党蒋介石。刘伯坚被迫离开冯部后,先后从武汉到上海,做党的秘密工作,曾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和江苏省委宣传部长等职务。1928年,再次被党派往苏联,先后在莫斯科军政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同年,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0年下半年,刘伯坚结束了在苏联的学习,回国后从上海转道江西,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先后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中革军委秘书长、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
1931年底,在中革军委领导下,刘伯坚参与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宁都起义的组织、策划和联络工作,为宁都起义成功举行做出了重要贡献。随后,他担任由起义部队改编的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按照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要求,刘伯坚等在红五军团建立起党的组织,按照红军的建军原则,对部队实施革命的政治教育和多方面的政治工作,使这支起义部队很快成长为红军的一支劲旅。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出发长征,刘伯坚奉命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4日,刘伯坚率部队转移突围时,在激烈的战斗中身中数弹,不幸负伤被捕。他在狱中给家人的信中嘱咐妻子和家人:“最重要的诸儿要继续我的志向,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继续我未完成的光荣事业。”
1935年3月21日,刘伯坚壮烈牺牲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刑场,时年40岁。刘伯坚牺牲后,毛泽东曾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如今,在平昌县城北佛头山,矗立着一座23.55米高的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碑体正面是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刘伯坚烈士纪念碑”8个镏金大字。每年都有数十万群众自发前来祭拜,重温刘伯坚的感人事迹。而他曾经贫穷落后的家乡也依托文旅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新路子。《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22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