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这群清华大学的“90后”,大声向世界讲述可爱中国

2019-02-17 11:03 来源:光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46名清华大学研究生、4支社会实践支队、8个国家、13场宣讲、历时十余天——一连串数字,为清华大学电子系研究生程宏勾勒出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这群“90后”,向世界讲述可爱的中国

  46名清华大学研究生、4支社会实践支队、8个国家、13场宣讲、历时十余天——一连串数字,为清华大学电子系研究生程宏勾勒出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前不久,他和同学们度过了一个新颖而充实的寒假——向关心中国发展的国际友人讲述青年眼中的中国故事,分享70年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他们讲述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壮阔历程;在比利时、荷兰,他们谈中国如何对环境污染宣战;在柬埔寨、泰国,他们介绍中国在扶贫减贫、“一带一路”领域的举措和成就;在英国,他们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增进中外民心相通,青年有责任发挥更大作用。”程宏说出的,是这群“90后”的共同心声。

  呈现守正创新的中国力量

  一场《70年民企复兴路》的宣讲,扭转了新加坡青年陈星宇把“中国民企”和“山寨产品”画等号的刻板印象。

  1月的新加坡,绿意盎然。站在“通商中国”,这个致力搭建中新两国经济文化沟通桥梁的非政府组织的讲台上,面对20余名在各行业打拼的年轻人和当地大学的青年代表,程宏用一组组数据和鲜活的例子展现出中国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

  “早先我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印象多与‘山寨’产品有关,但今天你们的讲解,让我对中国民营企业所展现出的创新成果和活力印象深刻。”陈星宇深有感触,随即也讲出了心中的疑问,“民营经济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可政府部门的参与会不会削弱民企的自主性和创新活力呢?”

  “近些年一批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离不开为其创新提供平台的政府。一系列基层制度创新实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也为人民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人生梦想提供了坚实保障。”程宏用青年人关注的就业率来佐证:“几十年前,国有企业的‘铁饭碗’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对民企,大多数人潜意识里认为福利差、不稳定。如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吸纳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问得尖锐,答得恳切。坦诚沟通的背后,是程宏扎实的准备工作——宣讲前,他就将中国民营经济70年来的发展变迁与政策历程熟记在心,资料足足堆了半米高,自己还亲自去民营企业进行了扎实的调研。

  为彰显民营企业“中国制造”的独具匠心,宣讲中,程宏还用了不少青年人都感兴趣的小故事:北极新奥尔松的极端严寒被描述为“非地球”般的存在,一众世界大牌通信装备到此纷纷败下阵来。然而,法国北极科考队员惊奇地发现,几部中国制造的卫星电话仍可正常使用,这几部“救命神器”成了整个科考队18天魔鬼之旅的唯一希望。《速度与激情6》是中新两国青年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电影中巨石强森手握的对讲机、特种兵使用的专网通信设备,都是深圳一家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的高科技产品……

  听到这些,不时有新加坡学生现场发出赞叹声。原定的宣讲时间已过,大家讨论的兴致却丝毫未减。

  “交流过程中,外国朋友告诉我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原先都与‘山寨’分不开;但是今天,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得到了他们的认可!”程宏同样感慨良多,“扭转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需要更多中国青年的讲述。”

  讲述以人为本的中国道路

  讲述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中国,必定离不开其背后的制度支撑。十几天来,一条以人为本的中国道路,通过青年学子们的生动讲述铺陈在外国青年面前。

  1月24日,面对50余名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师生,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磊用一组数据开场:“过去四十年来,中国的贫困人口数从7.7亿人下降至3046万人,累计减贫7.4亿,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至3.1%,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七成。”他紧接着结合自己去年暑期在基层乡村的挂职经历,介绍基层政府在推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方面的积极探索。

  从扶贫方略的日趋完善,到“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从坚持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配强驻村工作队,到为每个贫困户明确帮扶责任人……中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织就的这张脱贫攻坚“大网”,令台下的柬埔寨青年频频点头。

  为人民谋福祉的事业在全世界哪个角落都会激起共鸣。金边皇家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一女生Ma Lyta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兴奋地说:“中国的扶贫成就举世罕见!你们有超强的战略决心,全社会投入了大量资源,短短几年内让如此多的人口脱贫,中国的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柬埔寨也应该这样做!”

  她的同学Saravuth Vong则在当地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的感受:“感谢中国学生关于减贫的分享,这对柬埔寨很有帮助!我们需要向中国学习更多!”

  次日,在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张磊的同题讲述引来了该部副部长(Tung Sopheap)女士的高度认同。她不断竖起大拇指,对中国“精准扶贫”政策之“精”频频赞赏,表达对为人民谋福祉的中国道路的由衷钦佩。

  “中国‘一个都不能少’的扶贫战略在海外彰显了强大感召力。中柬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抱有同样期待,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给予了发自内心的强烈认同。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通过这次交流,中柬青年会进一步加强对彼此发展的理解,也让我更加为祖国自豪!”支队成员詹斌慧对记者说道。

  传递直面挑战的中国担当

  讲述中国在自身发展时的经验智慧,也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出中国方案。清华学子们在海外的讲述,不仅串起了中国的激荡70年,也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直面挑战的担当。

  “做学术报告时,我常常用雾霾引题,但这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各国都曾经或正在面临空气污染的困扰。如今,中国破题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有机会走出国门,我想把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作为一名清华环境政策方向的博士生,张宇婷与十余名支队同学奔赴荷兰、比利时调研当地的生态农业发展,并前往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开展一场有关中国环境治理经验的宣讲。

  瓦格宁根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农学和环境科学专业,这里的学生不仅十分重视全球环境治理的研究,也对中国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关注。面对内行宣讲专业问题,张宇婷既紧张又兴奋:“只有20分钟时间,要精准而专业地把中国环境治理的经验和理念讲出来,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挑战的。”环境治理领域的内容纷繁复杂,怎样讲更生动形象,易于外国朋友接受?张宇婷阅读了几十篇西欧国家治理环境问题的论文,希望能从文献中得到答案,但钻研的越深,越让她感觉这个问题太大了,按照这个思路讲不清楚。

  “作为青年人,没有什么比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更有说服力的了。”张宇婷索性拿掉了学术论文中常用的图表,改用自己家乡环境的变化展开宣讲的观点:“从小,我的家乡就和‘沙尘暴’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每天的天空都是雾蒙蒙一片,‘雾霾’更是成了每一个中国人都认识的环境名词。但此后中国把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8年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整整下降了52%,而同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还保持着6.6%以上的增长率。”

  生动讲述中,一张PM2.5浓度变化图勾起了荷兰青年的好奇心:中国是如何应对的?张宇婷讲述了中国的做法和阶段性成绩:“长了牙齿”的新环保法、“谁污染、谁治理”的环保税费、中央环保督查重拳出击、透明的环境信息公开……

  为了提升宣讲效果,她还充分考虑了语言障碍和思维差异。她认真研读和比较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建设美丽中国”部分中英文的措辞差异,做了满满几页纸的学习笔记,细细琢磨如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原汁原味、生动形象地传达给外国的听众。

  “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做出的实质性努力。”瓦格宁根大学研究生Scarlett在宣讲后谈到,“中国的做法带有浓厚的自身特色,这样的经验十分宝贵。荷兰四分之一国土低于海平面,我们希望更多的国家像中国一样关注污染问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宣讲后,一位同是环境科学专业的荷兰学生与张宇婷交流了半个多小时,也让张宇婷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和青年人承担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环境保护事业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新时代青年更要勇担时代大任。走出中国看世界、面向世界讲中国,我为能参与其中感到自豪。”

  (本报记者 邓晖 本报通讯员 徐高峰)


初审编辑:编辑值班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