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宾语
父亲告诫我,“黄岩省长经常讲这样一句话,共产党的钱是带钩子的,一分钱都不能贪!贪了也要把它钩出来。你要记住这句话,公私分明,绝不能去贪!”
父亲还说:“我在(新四军)四师当过金库主任,整天和银元打交道,但从来没有贪污的念头,做的账目很清楚,千方百计保障部队供应。你看现在家中可藏有一块银元?”父亲这些话对我教育很深,触动很大,并落实在行动中。
说这话的,是新四军老战士、曾担任安徽省政府副省长兼省计划委员会主任郭体祥的长子郭苏淮。
3月10日,是郭体祥诞辰100周年。这一周,“郭体祥”这三个字刷爆了安徽的朋友圈。
3月8日,安徽的都市报在副刊上刊发了郭体祥的子女郭秀贞、郭苏淮、郭苏萍、郭苏球、郭沪生撰写的纪念文章《父亲的家风,我们一直传承》:
家风,是家庭成员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子女们的眼中,父亲郭体祥从一名普通的革命战士,到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政府顾问,他把一生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不徇私情,给儿女树立了良好家风,让他们受益终身,并一直在传承。
抗日战争时期,郭体祥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把生命置之度外。1940年4月1日晨,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被日伪军袭击,总队长鲁雨亭不幸牺牲。郭体祥与剩余部队经过苦战成功突围。
战争年代,危险和牺牲始终伴随左右。一次,郭体祥的船与敌遭遇,激战中一梭子子弹射来,他的警卫员急忙趴在他身上挡住了子弹,壮烈牺牲。困难和牺牲更坚定了他为全中国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信念。
除了在战场上杀敌,郭体祥走上革命道路后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事军需和财经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4师受到日伪顽军的联合夹击,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郭体祥随4师司令部一起行动。作为财务负责人,他将100万元(国民党法币)分放在几匹骡子上,跟在彭雪枫师长后面行动,从未受过损失,在他看来,这些资金的安全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在那艰苦岁月里,部队的家底太薄了,必须保管好、使用好每一分钱。他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将花费事项算了又算,抠了又抠,注意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同时,对经费的审计严格把关,凡在审核中发现超出预算或不符合标准规定的白条子一律退回不报。此后,郭体祥大多在经济战线工作,直至1978年1月任安徽省革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长兼省计划委员会主任。1983年3月他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退出领导岗位后继续担任省政府顾问。虽然职务高了、管的多了,但郭体祥克己奉公的精神始终没有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郭体祥、徐光夫妇在江苏省太湖华东疗养院留影。
子女们说,父亲是不拿公家一针一线廉洁自律的榜样。父亲非常爱我们,但对家人要求也很严,从不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亲友谋私利。
郭苏淮回忆,1969年至1977年,正是文革和中国经济的艰难时期,郭体祥被组织上派去芜湖市作领导工作,为芜湖市的生产恢复做了大量工作,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落实如何把生产任务完成到位,一年到头几乎没有节假日。就是在“批林批孔”运动中,郭体祥一边参加运动做检讨,一边继续到工厂企业中去做工作,担心运动影响完不成生产任务。
由于长期饮食不正常,患有萎缩性出血性胃病,人很消瘦,时常胃痛难忍,郭体祥还是坚持工作,坚持下基层,直至一次在企业开座谈会时血压升高,人产生昏迷,才由组织上安排,住进了医院治疗。身体稍有好转,郭体祥就急忙要出院工作。郭体祥的老战友老同事都说,郭老几十年来没有什么个人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学习和工作。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郭体祥、徐光夫妇在芜湖市和儿女们一起合影留念。
郭体祥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郭体祥在新四军供给部的老部长谢胜坤夫妇从武汉来芜湖,郭体祥夫妇热情接待老首长,都是自己从工资中拿钱请他们在宾馆吃饭。
郭体祥对子女同样要求很严,不让他们搞特殊化。当时他去电影公司审片看电影,不允许子女沾“光”,连最小的女儿沪生都不带去看。1970年,郭体祥年仅14岁的小儿子苏球没有告诉父母,和别的小伙伴一起自己找人武部报名当兵,因他身材高,会打篮球,部队选中去浙江舟山当兵。郭体祥后来主动在市领导会上检讨自己没有制止孩子“走后门”当兵之事。1977年,大儿子郭苏淮结婚时,郭体祥说,不请客,不接受礼品,家里人吃顿饭就行了。郭苏淮和弟弟结婚都是照此办理。
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桂建平说,1983年郭体祥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省政府请他担任安徽小水电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协调银行、财政、税务、电力、水利等部门对小水电项目的投入和政策上的扶持。为了发展小水电事业,他每年都多次到深山水资源现场考察项目的三通一平工作,对已发电的小水电通过联片上大电网,使水电价格多次提升。山区人民用上水电,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生产方式,农副产品深加工附加值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杜绝了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
1994年,郭体祥和新四军的老战友们重返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淮上办事处”参观留影。
招商银行原党委委员、行长助理兼上海分行行长、党委书记,曾担任过郭体祥秘书的连柏林回忆,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安徽省经济发展百废待兴,需要政府投入、抓的事情千头万绪,
小水电建设在经济发展诸多压力矛盾中并不突出,但是,“有人抓和没人抓就是不一样”,老首长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力推小水电项目建设,经常深入基层调研、邀请水利、电力、规划部门的专家研究解决问题,不懈努力,终于取得成效。今天来看,老首长的确具有独到战略眼光。因为通过小水电建设:一来,有利于促进安徽省电力事业发展。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水电建设,对财力薄弱的省份而言,投资少、见效快,还可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不足问题。二来,有助于振兴落后山区经济。小水电建设项目多处于偏远山区,对改善山区农村经济环境起到积极作用。三来,体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水电建设不仅提供清洁能源,对于环保治理、环境净化乃至农村规划起到积极作用。3年多的时间,他跟随老首长踏遍了安徽省具有水电资源的县、乡、村。在当时交通条件下,很多地方无路可通,60多岁的老首长每到一处总是深入一线查看现场工地,与市、县领导一起研究建设规划,帮助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连柏林说,老首长自己有一本账,记录着全省多少处可供开发小水电资源,他不时地召集省计委、水利厅有关领导,制定每年开发规划,每年一个量化指标,每年完成一定装机量。有一次,连柏林陪同郭体祥前往大别山区一处水电站,不巧天降暴雨,地委、县委的同志建议听听汇报即可,不要去现场了,郭体祥坚持勘查现场,在步行离开施工工地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连柏林认为自己没能够保护好老首长,心中充满内疚。当晚在县委招待所看到老首长满身泥水,连柏林心中难过,食不下咽。老首长看出苗头,告诉他“不要担心,这点泥水怕什么!在战争年代这都不算什么事!”
郭体祥与汪洋同志亲切交谈。
连柏林说,老首长是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他一直要求自己:不沾国家的好处,不拿别人的好处。在管好自己的同时,更是认真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1985年,郭体祥带队赴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市考察,马不停蹄考察企业,座谈交流,异常辛苦。在考察沙头角时,广东省政府派秘书长陪同考察,秘书长是郭体祥的老战友。晚饭后回房,连柏林在床头发现一个信封,打开后发现里面是1000港币,询问其他同行人员,得知大家都收到了。此时房间电话铃响,老首长说:小连,你到我房间来一下。他手拿信封问连柏林:这是怎么回事呀?连柏林说我也不知道,我去问一下陪同人员吧。陪同人员说,第二天参观考察沙头角特区,不能使用人民币,沿袭以往惯例,为参加考察人员提供一些港币以便使用。
郭体祥听后表情严肃地说:外汇是国家管制货币,怎能随便换?再说我们是去考察,不是去购物,怎能要人家的钱?你们必须退回去!第二天,陪同人员说:就算老战友送你的行吗?郭体祥坚决地说:不行!最后如数全退。
连柏林说,我作为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刚离开学校的一名年幼无知的学生,对面前这位可敬的老人肃然起敬,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
子女们说,父亲的爱是大爱,是将我们作为党和人民合格接班人而培养的爱。他们的爱是冬日的暖阳,春天的雨露,心灵的清泉。(文/宾语 图片由郭苏淮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