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了一个很重大的主题——制度。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做出这样的部署是出于什么样的战略考量?这个关于制度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有哪些深层次的内涵?可能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呢?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主题聚焦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党中央用一次全会就这个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是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考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谢春涛说:“我觉得四中全会的成果在制度建设上是集中总结了长期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制度建设上是一个大的集成、大的推进。哪些好的制度要长期坚持,要巩固,哪些方面还是短板,还有不足,要继续努力,这都说清楚了。这次四中全会在制度建设上有着里程碑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辛向阳说:“这个《决定》反映了我们党执政70年,总结了制度建设一系列的经验和规律性做法,在这基础上面向未来30年,我们的制度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个《决定》意义就在于,它不仅是考虑了现实要解决的制度面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出规律性的一些结果,再一个就是面向未来要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遇到的很多风险和挑战,一定着力于制度的建设。”
十九届四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最大的历史贡献是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决定》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刻阐述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既有理论上的新概括又有实践上的新要求,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辛向阳说:“非常系统化,70年以来没有一次把制度体系这么详细描述出来,实现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讲到的用30年制度充分定型。现在制度定型了,什么样呢?一旦定型到底是什么样的制度体系?清晰地描述给全世界。我们有根本制度、有基本制度、有重要制度,它们是相互衔接在一起的,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制度体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这个总目标提出336项重点改革任务,而这次全会的决定又作出了许多新的部署和新的安排,是对这个总目标的深化和展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要想更好地实现总目标的要求,需要正确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辩证关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国防军队、党的建设。国家治理能力指运用这套国家制度体系来管理国家的能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
为了寻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华民族曾走过一条艰难曲折的路。而当前要坚持和完善的这个制度体系,正是建立在过去长期的实践基础之上的。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谢春涛说:“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国家单一制结构,还建立了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又经过了多年改革,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在坚持这些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又创立发展了一些重要制度。这些制度极大解放了发展的生产力,包括使人民当家作主,落实体现得更好,包括法律体系也更加完善。”
《决定》凝练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13个“显著优势”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多个领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也是坚持“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所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和政治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论是“两弹一星”、集中力量办大事、逆全球化思潮下保持经济强劲增长、还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背后都是制度优势在支撑。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说:“看到大兴机场,看到布满全国的高铁网,看到港珠澳大桥,我们都为之振奋,这是制度优势所造就的,如果没有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些成绩取得是难以想象的。在法制领域也是,建立起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制度体系。”
制度优势曾让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但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制度的执行力还是个短板、制度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一些不够成熟的制度甚至成为制约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辛向阳说:“有很多制度建立了,但是很多方面不一定完善,很多方面初步建立了,有些制度是沉睡的制度,有的制度挂在墙上并没有真正落地。没有落地的原因可能很多,一种就是没有脚踏实地真把它落下来,有一种可能因为当时制定的时候,这个制度本身就不完善,想落地很难。那怎么办?要进一步改革,把制度进一步完善好,让它能够真正扎根大地。”
与此同时,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对制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好的制度不能是僵硬的、固步自封的,而是要根据新情况、新矛盾的出现,不断进行完善甚至纠错,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谢春涛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现代化’这几个字看上去非常简单,其实含义非常丰富。我们今天的执政方式,今天的制度,今天的治理体系和水平,一定要适应今天的需要,一定要在今天能够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真正让他们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感觉,从法治上和其他方面保证社会公平正义。还有经济上、社会上、民生上等等让他们有所得,有幸福感、有获得感、有安全感。”
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制度建设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国际大环境的改变。现在,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从国际看,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治理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家间的竞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谁的制度更稳定、更可持续、能力更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从全球来看,现在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竞争最根本的还是制度的竞争。所以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实际上是要从根本上提升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增强我们的制度竞争力,在全球百年变局中能够赢得主动,这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背景。”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该怎么干?全会给出了“三步走”的总体目标及时间表,并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13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今后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说:“只有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制度的完善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既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一种标志,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更是国家现代化,全面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谢春涛说:“四中全会的成果会让我们在坚定制度自信这方面更加清醒,更加自觉。让我们从现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实践效果、历史由来、文化传承,尤其是同其他国家相关制度的比较上看清楚,我们到底显著优势何在,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它,为什么要巩固它;第二点就是在坚持巩固制度的基础上,怎么让我们的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科学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过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科学、规范的现代制度体系。未来怎么干?制度的顶层设计已经搭好,更重要的是细化、落实。将制度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治理效能,这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事,更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