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坚守、战疫、祝福——一家三口抗击疫情的12小时

2020-02-08 16:16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凌晨4点,北京公交集团第四客运分公司383路驾驶员刘正延出门了。作为头班车司机,他在黎明之前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测体温、换口罩、上岗。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题:坚守、战疫、祝福——一家三口抗击疫情的12小时

  新华社记者赵琬微、陈旭

  相隔千里,各守一方。

  凌晨4点,北京公交集团第四客运分公司383路驾驶员刘正延出门了。作为头班车司机,他在黎明之前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测体温、换口罩、上岗。

  早上7点,在门头沟区斋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科主任刘德芬开始收集、整理监测了一宿的外地来京人员体温数据。

  千里之外的武汉,他们的女儿刘宇航正在熟睡。作为北京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的一名普通护士,今年26岁的她已经在前方工作了10多天。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家人在各自岗位上奋战。

  大年初一,刘德芬接到通知上岗值班。大年初三,刘宇航接到通知即刻赶赴武汉支援。此后10多天,一家三口人便再未见面。

  “学护理就是为了这个时候冲在前面,妈妈支持你!”得知女儿要“出征”,刘德芬隔着电话第一时间给女儿打气。

  斋堂镇位于北京西部山区,毗邻河北怀来县,是109国道出入北京的咽喉。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科主任,刘德芬负责镇上的发热门诊、转诊病人、防护培训等工作,还要给29个村的村民们送去生活必需用药。

  上午10点多,身着白大褂、佩戴口罩的刘德芬乘车来到军响村,将药品递给守候在村口的村干部——特殊时期村子“封闭”不让外部车辆、人员进入。在斋堂镇工作29年以来,她不仅对各村病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对特殊时期的疾控工作也不陌生。2003年“非典”期间,她也曾奋战在一线。

  “17年前,我9岁,还是个懵懂的小女孩。妈妈,你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击‘非典’的工作中。也许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确定了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护士,要成为妈妈这样的人。”赴武汉临行前,刘宇航给妈妈写了一封信,“接到报名通知时,我特别激动,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参战,我要参战!”

  读着女儿的文字,刘德芬回想起17年前的自己。2003年在电视上看到“非典”的新闻时,她就很想到前方去。后来作为护士参与了“非典”患者密切接触人员的检查工作。

  “女儿的心情,我很理解。医务人员就是要冲在前面!”刘德芬说,我们俩都是护士,都是在突然得知任务后当天就出发。不同的是,当年自己一点不害怕,甚至还渴望去更接近患者、更危重的地方。“但这次闺女走后,我还真有点担心,怕她操作不周。”

  中午12点,武汉,收拾好装备的刘宇航准备去武汉协和医院西区接班。已经剪短的头发,身上厚厚的防护服、脸上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全副武装的她更像一名战士。在录给爸爸妈妈的视频中,她说:“这里非常忙,但是我们都好,我会特别注意安全,爸爸妈妈放心,我爱你们!”

  中午12点30分,刘正延师傅下班了。他把公交车停放好等待消毒、交班,然后步行回家。回想起正月初三,得知女儿当日就要“出征”,爱人无暇回家帮女儿收拾行囊,只能托付给他。“她叮嘱我一定要去给女儿买纸尿裤。她经历过‘非典’,知道前方人员、物资可能紧张,护士常常要连班工作,4小时甚至6小时才能换班,中间上厕所是不可能的。”

  带着5包纸尿裤和父母的嘱托,女儿刘宇航随队出发。

  “她去10来天了,我渐渐不再担心。”刘德芬说,“女儿平时在世纪坛医院急诊科上班,比我们在镇上处理的状况多,她的技术水平没问题。我突然发现她真的长大了。”

  17点,刘德芬下班了。她没有回家,而是继续住在镇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办公室内待命。此刻,女儿还战斗在防控一线,尚未下班。等到夜幕降临,她和丈夫会各自捧着手机等待和女儿微信联系,彼此报个平安。

  他们,在平凡中坚守岗位,相通的心意就是彼此最近的距离。

  “媳妇、闺女,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家里你们放心,有我呢。”不善言辞的刘正延说。


初审编辑:宋莉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