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防疫科普】什么是替代性创伤?疫后心理如何调适?

2020-03-24 10:04 来源:光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科教授、主任医师,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肖劲松和他的团队,通过心理热线的方式安抚着这座城市里的焦虑与恐慌。如今疫情形势向好,医务人员、警察、志愿者和普通市民需要注意哪些心理问题?听专家解答。

  鲁网3月24日讯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科教授、主任医师,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肖劲松和他的团队,通过心理热线的方式安抚着这座城市里的焦虑与恐慌。如今疫情形势向好,医务人员、警察、志愿者和普通市民需要注意哪些心理问题?听专家解答。

  疫情期间,面对24小时不停滚动的疫情新闻,人们的情绪会不自觉被带入焦虑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以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和恐惧。这种因为目击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其中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替代性创伤”。

  肖劲松表示,医务人员、警察、社区工作者、殡葬人员以及涉及到一些服务性工作的人,要特别注意,谨防这类替代性创伤。他建议这些人员要正视这些负面情绪,多与家人或身边亲友聊天,倾诉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肖劲松表示,在这些人员之外,普通市民如果较之前相比,出现耐心不足、容易发脾气、睡眠质量下降、工作能力下降等问题,而且在经过一段时间不能自愈的情况下,一定要去医院或找心理咨询机构对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同时他也提醒市民,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创伤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过度担忧,要重视它也要藐视它。

  在疫情期间,英雄的武汉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疫情过后心理上该如何调整呢?肖劲松认为,普通市民还是要以生活作为主旋律,虽然在抗击疫情中武汉人民做了英雄,但回归生活中,还是要做自己生活里的主人,经历这次劫难的人也应该把往后的生活过好。


初审编辑:王丽雪 二审编辑:赵嘉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