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因为有你们,武汉走进了一个温暖的春天

2020-03-28 15:23 来源:解放军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3月26日,记者再一次走进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ICU病房,记录下医护人员与“疫魔”抢夺患者生命的一个个瞬间。

  

  天气越来越热,穿上防护装具,几个小时下来医护人员浑身都湿透了。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鲁网3月28日讯 3月26日,记者再一次走进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ICU病房,记录下医护人员与“疫魔”抢夺患者生命的一个个瞬间。

  “运用ECMO技术,我们成功救治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患者脱机后,通过巩固治疗,肺功能恢复较好,已基本接近正常人水平。”光谷院区ECMO团队负责人、重症二科主任刘金成说。

  “我们多一些办法,患者就多一分希望。” 医院集中全院急救、重症、呼吸等领域的专家,成立危重症患者救治突击队,参与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指导和应急情况处置,插管、抢救、穿刺,均能第一时间赶到救治现场;集中使用最新的技术手段,综合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不断探索完善新的诊疗方案,成立“ECMO临床救治组”、探索推进ECMO等新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上的临床应用。调整ICU的床位和急救监护设备,成立专业护理组,个性化、精细化护理每一名重症患者。医务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危重症患者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让每一名患者都看到信心和希望。

  一位88岁的高龄患者情况危急,需要穿刺置入导管,但因久卧病床,肢体挛缩难以伸展测量。护士长马艳凭借丰富的经验,准确计算出需置入导管的长度,并通过细心操作精准置入。

  55岁的危重症患者章女士,在采取多种治疗方案后,病情仍在恶化。医院成立以重症二科主任刘金成为组长的救治小组,重新制订支气管镜肺部灌洗、俯卧位通气、肺部按摩等新的治疗方案。经过7天救治,章女士转危为安,目前已治愈出院。

  因为有你们,武汉,走进了一个温暖的春天。

  

  早交班会上,重症二科刘金成主任(左一)与战友探讨患者病情。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医护人员查房时认真讨论患者病情。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医护人员正在为患者调整左侧颈内静脉插管位置。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医护人员正在对患者使用的人工膜肺 (ECMO)进行调试。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医护人员正在为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护理。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医护人员通过查看胸片诊断病情。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医护人员密切观测患者生命体征。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医护人员根据病理分析数据,制定治疗方案。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病区里忙碌的身影,诠释了医护人员勇挑重担、敢打硬战和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医护人员自制提示板,为重症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医护人员用大号注射液管给重症患者喂水。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医护人员定期为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陈大爷的手机没有视频功能,护士白雅用自己的手机让陈大爷与家人视频。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互相鼓励点赞,是在重症室看到最多的场景。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的陈女士,用笔给每名医护人员画了一幅画、写了一段祝福语,以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为了让患者有个好心情,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在墙上、门上、衣服上都画满了卡通画,患者每天看着这些画都会开心地合不拢嘴。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病区内每天要进行多次消杀,确保环境卫生安全。解放军报记者 王传顺 摄

  (解放军报 记者 王传顺 通讯员温连英、王皓宇摄影报道

  


初审编辑:黄钰淇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