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7日讯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央突出强调实事求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我们运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统筹兼顾的全局思维、高效规范的法治观念去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重要遵循。
坚持实事求是,需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社会公众因缺乏专业知识而难以对疾病的传染和预防有深刻的认知。要克服暂时困境,避免陷入盲目抗“疫”的旋涡,就需要发扬科学求真的精神,以科学精神驱动工作,以理性思考战胜恐慌。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
在对疫情认识尚少的情况下,坚持科学防治的理念尤为重要。实践证明,相信科学,依靠科学,能够增强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创新性,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效能,更加理性和全面地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在科学化轨道上有序进行。
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需要向民众普及预防知识,及时清理虚假信息,促使大众转变错误观念。同时,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对疫情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研判,为政策调整提供参考和评价,强化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提升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坚持实事求是,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事实表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有长远的眼光、坚定的信心,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
疫情是我们前进路上的一次考验,在疫情防控初期,我们要避免消极应对贻误战机,首先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没有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反过来,如果经济社会发展长时间停摆,疫情防控乃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会失去物质保障。当前,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我们则要竭力避免过度防疫的滞后调整对经济社会造成新的不利影响。
因此,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因时而动、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化解抓疫情和稳经济的矛盾。我们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辩证思维处理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互相支撑、协调共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坚持实事求是,应依法防控、依法治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依法防控,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生活在现代社会,面临诸多风险挑战,需要我们自觉坚持法治观念,秉承法律准则。而面对疫情防控这样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更离不开法治的有力保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能否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事关群众的信心和希望。这也提示我们,在实施各项防控措施的过程中,必须秉持法治精神,符合法律法规,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法治成为疫情防控中的基本共识和行为准则。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应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及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回顾历史,面对磨难,正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屡屡在关键时刻廓清思想迷雾,打开局面,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向前发展。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思路。前进路上,更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精神、全局思维、法治观念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及时回应、解答时代和人民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