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丨迎两会特稿丨】
全民战疫,中国精神熠熠生辉
——代表委员谈战疫背后的中国精神
开栏的话
再过几天,2020年全国两会大幕将启。这是一次特殊的全国两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里召开的重要会议,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召开的特殊两会。来自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将齐聚北京,肩负使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共商国是、建言献策,为中国发展凝心聚力、擘画美好未来。光明日报今起推出系列迎两会特稿,敬请关注。
5月12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卫星“行云·武汉号”奔向浩渺太空。运载火箭箭体上,“英雄武汉·伟大中国”八个大字光耀夺目。
这是对一场全民战疫的隆重纪念,是对一种伟大精神的顶礼致敬。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武汉、席卷全国,一场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轰然打响。危难检验身手,大考淬砺精神。在中华民族深邃悠远的文明星空中,这场战疫展现的磅礴力量、凝铸的伟大精神,必将清辉闪耀,激励前行。
一曲壮歌:汇聚平凡微光,挺立磅礴精神
“血脉相连,守望相助。”这是全国采供血系统的常用语,此刻,武汉市血液中心主任王岚代表却对它有了新的认识。
1月23日,武汉封城。为保障医疗用血,王岚代表和同事们开始了“捍卫武汉血脉”的艰苦战斗。
至暗时刻的武汉,热血依然奔涌——招募令发出后,大年初二便有16位市民献血。4月初,一周内全市献血人次便逾6000。
2月1日起,为辅助危重患者治疗,血液中心开展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采集工作。报名之踊跃出人意料,武汉市第四医院还建立了由捐献血浆者组成的“热血群”,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夫人程琳也在其中。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八个字: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王岚代表感慨。
血脉相连,连起全国涌流而来的滚烫关爱。“封城”之后,血液中心成立小组,奔赴各个省市调血,所到之处,无不尽其所能提供援助,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正含义。
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委员是驰援武汉医护大军中的一员。他带来由151名精锐力量组成的医疗队,近600箱医疗物资、大量医疗设备。火线奋战71个日夜,医疗队成功救治大量患者。支撑他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饱含深情的重要指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化作医者心中恪守的信条:精诚为民、大爱担当。
社区也是疫情防控主阵地。疫情期间,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智能制造部主任禹诚代表成为一名下沉干部。
69天下沉时光,2000余次上门摸排,2000余个电话沟通……忙碌中,社区居民的自觉自律让她震撼;同胞之间的坦诚相待令她温暖。“战疫不是靠豪言壮语实现的,而是靠身边人们平凡微小的力量汇聚、支撑的。”
战疫背后的中国精神,如何表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委员的答案是:基于人民中心的为民精神、基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基于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基于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基于大爱无疆的博爱精神、基于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基于统筹兼顾的全局精神、基于命运共同的协作精神。
因为这样的精神,无数个“不可能”在这片土地上成为“可能”,熔铸成共同的民族记忆。
一脉源流:植根中国热土,熔铸时代气象
作为一名从建筑工地走来的“95后”农民工,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管理员邹彬代表对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火速修建赞叹不已。
一天之内绘制出设计图,约4万名建设者从祖国各地集结而来,日夜鏖战,分别用10天、12天建成两座医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曾与邹彬代表共事的“战友”朱文杰是雷神山建设者之一,那段时间,他的微信运动步数每天都超两万步。
“灾难面前,很多人都有善念和行动意愿。但,只有在中国,这些力量才被最快最广泛地动员起来,集中攻克难关。”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委员指出。
抗疫的每一步,都充盈着同心聚力的中国气派——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中央指导组进驻武汉;全国340多支医疗队、42000多名医务人员逆行援鄂;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各地市……
“行动最见精神,精神自有其根。这种精神,根植于中国大地,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的集中体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代表认为。
疫情风暴中,基层党组织为人们呵护身心,鼓舞精神。
“方舱医院刚开始接收患者时,大家担心:上千人集中在一个空间里,会不会发生群体性事件?我们想到:成立临时党支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回忆。果然,党支部带领大家活动、交流,患者们很快走出阴霾。
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之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畏艰险……中华民族历来有厚重的精神传统和文化资源。疫情的冲击如同敲击燧石,使这种精神更强烈地迸发出来。”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谢阳举委员分析。
不断升华的中国精神,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持续滋养。
“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族精神写下注脚。在杨晓慧委员看来,战疫的砥砺,是对民族精神的全面升华——“面对陌生病毒,广大科技工作者、医务人员探索创新,升华了伟大创造精神;‘疫情不退我不退’,升华了伟大奋斗精神;‘一起拼过命’的人们携手并肩,升华了伟大团结精神;以艰苦努力坚定靠近梦想,升华了伟大梦想精神。”
一种传扬:护航奋进征程,托举伟大梦想
“我们是世界的未来,我们理当守护世界的未来。”5月5日,武汉市旭光学校学生致信世卫组织,捐赠零花钱和回收废品收入用于国际疫情防控,并呼吁全世界青少年携手努力。
6天之后,世卫组织驻华代表“高力伯伯”用并不熟练的中文写下回信:“你们的来信是希望与团结的象征,而这正是全世界与这场全球大流行病作斗争所迫切需要的。”
此情此景,让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代表感触颇深——国家多难之际,正是理性思考、心怀忧患的青年一代爱国担当之时;中国精神只有在他们身上扎根、生长,才能永远具有蓬勃生机和磅礴力量。
杨晓慧委员正在把抗疫中的人与事、精神与意志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全党全国全社会爱国主义教育,将疫情防控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
疫情防控仍是重要任务,医疗救治和社区防控,两个阵地丝毫不能松懈。疫情期间,王岚代表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做了调研,如何切实强化公共卫生体系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是她最大的关切。禹诚代表则深感,社区一线的队伍要充实、基层干部的选任渠道要拓宽。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让我深受激励。现在是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发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为国家民族的美好未来而奋斗。”邹彬代表说。
疫情期间,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代表撰写了大量政策建议、研究报告。他关心的,是如何发扬中国精神,坚定不移做好当下最紧要的事。周洪宇代表组织近百位教育专家建立“学术抗疫联盟”,共同为疫情防控献智献策,教育、科技将是他今年的建言主题。
如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组督学丁元竹委员思虑深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激发社会活力和维护社会秩序。这次战疫告诉我们,走向民族复兴的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全体人民的志愿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推动复工复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连串重任摆在面前。韩庆祥委员呼吁,系统总结、提炼、宣传抗疫呈现的中国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巨大动能。谢阳举委员深有同感:“精神不倒,方可化危机为契机,抖擞民族精神,振奋民族志气,让国泰民康,长治久安!”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16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