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杞县:生态环境守底线 千年古镇换“新妆”

2020-05-26 19:52 来源:央广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她婶子,眼瞅着该收麦了,我昨天才从开封回来。春节前小帅他两口把我接去开封过年,却不料赶上了疫情,住了四五个月,天天也不能出去,在高楼上只能隔着玻璃看(开封)西湖,可把我给闷坏了。几个月没回来,咱这以前荒草芜棵的两冢子,咋也变成西湖的样子了?”

  “她婶子,眼瞅着该收麦了,我昨天才从开封回来。春节前小帅他两口把我接去开封过年,却不料赶上了疫情,住了四五个月,天天也不能出去,在高楼上只能隔着玻璃看(开封)西湖,可把我给闷坏了。几个月没回来,咱这以前荒草芜棵的两冢子,咋也变成西湖的样子了?”

  “是嘞,如今咱老百姓,有吃有喝,有公园玩,有广场跳舞,空气又好,过嘞比城里人还滋润!哈哈哈,都是党的好政策啊!”5月24日,河南省杞县高阳镇西村村民蔡余兰和陈绍芝两位70多岁的老人,坐在“汉风古韵郦苑”景区的树荫下唠着家常。

  素有千年古镇之称的河南省杞县高阳镇有着一颗2700多年的世界稀有树种“狗脊骨树”;有着西汉名臣郦食其、郦商的二郦墓祠(汉高祖刘邦的谋臣、广野君郦食其,雅称高阳酒徒和曲周侯郦商的墓冢);有着古杞县八景之一的“高阳晚渡”等,闻名海内外。 

  5月24日,记者慕名而来,只见眼前这座富有千年历史文化气息、又具有诗意栖居和适宜乡村旅游特点的古镇里:石桥卧波,一河两岸的垂柳、法桐等绿树袅娜,古朴的景观构成了小桥流水、绿草如茵、花朵吐艳的美丽生态景观。这只是杞县高阳镇守住生态底线,实现环境绿色发展,打造出的绿色生态高阳“特色农旅小镇”的一个缩影,使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换上了“新妆”。

  为了凸显优美的绿色生态景观和古韵。高阳镇围绕郦食其和郦商墓冢进行了包装设计,重点打造了占地500余亩的高阳镇“汉风古韵郦园”。景区设计有停车场、漫道、人工湖、柳树林、古枣树林、白蜡树屏障、儿童乐园、大型景观石等等。在两座墓冢的东南方向挖出了20000多平方米的“葫芦”形人工湖与铁底河相通,周围栽植了垂柳。又围绕两座墓冢栽植了400余亩枣树、核桃树和桃树等。 

  “你看,俺村的环境美不美?进入俺村像进了花园一样,天天都有保洁员打扫卫生。你再到俺村任何一家村民家中看看,家家户户卫生比着干净,我说这可不是吹的!”拿着扫帚正在街道上打扫卫生的高阳镇黄岗村贫困户黄世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自豪地说。

  高阳镇党委副书记李永建说:“是啊!这几年黄岗村先后被评为开封市美丽乡村、文明美丽红旗村、乡村振兴示范村、杞县孝心第一村等荣誉称号。高阳镇借力省级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对33个行政村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绿化美化工作,进行了道路硬化及提升、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公共卫生、厕所革命等基础设施建设,使52个自然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王支书,今天这400亩紫薇林间作套种的花生就快种完了,看这天旱的,咱那760亩新种上的紫薇苗和火葫芦柿子树也该浇灌了。”“行,套种完花生,明天开始你带着15名贫困群众分区分片,在收麦之前把果园浇灌一遍,记着一定要浇透,农忙了就顾不上浇了。”高阳镇团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启站在火葫芦柿子和紫薇林园区向园区工人(贫困群众)安排分工。

  谁道花红无百日,紫薇常放半年红。王兴启指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自信地说:“紫薇属观花乔木,树形优美,观赏价值高,同时又有遮阳滞尘,吸收有害气体,减少噪音的功能,适合街道绿化,居家种植。从去年开始我们村相继投入了150万元,在原有3200株火葫芦柿子的基础上,把这片果林面积又扩大到1000亩,种植了20万株紫薇,明年您再来我们这苗圃会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感觉。” 

  据了解,高阳镇借助公园建设的同时还打造出水牛里、团城、镇区等10多个“森林乡村”;杞县至沙沃乡公路、高阳镇至葛岗镇公路等10条精品绿色廊道;金村、务岗、镇区等10处小游园,绿化面积达40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

  “从金村‘狗脊骨树’景区至汉高祖刘邦饮马旧址‘饮马池’,溯铁底河而下至‘高阳晚渡’美景重现,过铁底河大桥至‘汉风古韵郦苑’景区,再到团城村千亩柿子园、紫薇园和黄岗村的草莓、李子、桃、梨、葡萄采摘园、垂钓园,已形成集‘休闲垂钓、观光旅游、蔬果采摘、农家乐饮食’于一体的高阳环形乡村生态旅游圈,初步实现了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格局,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看得见绿,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美丽生态乡村。”说到镇旅游经济圈的发展美景,高阳镇党委书记黄睿就踌躇满志,一切都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记者王勇生 焦宏昌 通讯员司利强 叶中琳 南平)


初审编辑:宋莉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