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搬出穷山窝 走上小康路——山西易地扶贫搬迁之路

2020-06-28 09:25 来源:光明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每一个易地扶贫搬迁故事,都是一幅奔小康的美好图景。易地扶贫搬迁的山西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极大地改善了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力保障了搬迁贫困户实现稳定产业就业,有效衔接了乡村振兴打造美丽乡村,逐步构建起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临汾市隰县上留村安置点的村民新居。

  

  临汾市大宁县向阳社区安置点的村民新居内景。

  

  吕梁市中阳县刘家坪村村民在村千亩蔬菜扶贫大棚为蔬菜做日常养护。

  

  临汾市永和县的村民参加“好帮手”扶贫就业培训。

  

  临汾市永和县郭家村村民在鑫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养鸡场巡查。

  

  吕梁市兴县乔家沟安置点的村民自发组织娱乐活动。

  

  临汾市大宁县现代农业花卉双创示范园内,村民在养护花木。

  

  运城市平陆县张店镇安置点。

  【伟大壮举·扶贫印记】

  “做饭不用柴,吃水不用挑。冬天有暖气,屋里有厕所。”说起现在的生活,已经72岁的贾高枝感慨不已,“活了一辈子,属现在幸福。”

  贾高枝自打出生起,就住在一眼20多平方米的土窑洞里,10多亩土地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地里收成就是一家人的口粮。作为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阳坪乡赵家洼村村民,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贾高枝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还能住进楼房。

  2016年6月,岢岚县易地搬迁安置工作启动,县里制定了“1+8+N”方案,即县城建集中安置点——广惠园新村,8个中心集镇以及中心村就近搬迁,实施分类安置。

  幸福来得太突然,仅仅一年之后,贾高枝就和老伴搬进了位于广惠园的新居。

  “土地退耕还林国家补贴、经济林合作社收益、养老金等加起来,一年收入有1万多元。”除此以外,贾高枝还找了个看门的工作,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稳定收入。“以前吃个豆腐都不方便,现在出门就能买到,想吃啥有啥,十分方便。”说着现在的幸福生活,贾高枝高兴得像个孩子。

  贾高枝是山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众多受益者之一。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山西,大多贫困县位于燕山—太行山和吕梁山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区。近年来,山西将易地扶贫搬迁当作脱贫攻坚头等大事来抓,走出了一条“山庄窝铺搬出来、陡坡耕地退下来、荒山荒坡绿起来、光伏产业亮起来、转移就业走出来、群众生活好起来”的新路径。截至目前,全省1502个集中安置项目全部建成,36.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万同步搬迁人口,全部迁入新居;后续扶持方面,产业就业帮扶31.4万人。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山西聚焦最困难的地方,紧盯最穷困的人群,抓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以深度贫困自然村整村搬迁为重点,采取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整治、产业就业保障和社区治理跟进“六环联动”办法,统筹解决“人钱地房树村稳”七个问题,使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做梦也没有想到能搬进县城,还有工作。”今年41岁的常红燕,原是运城市垣曲县解峪乡乐尧村村民。自打搬进县城,常红燕就像变了个人。2019年初,常红燕参加垣曲县人社局举办的技能培训班后,在县城一家饭店帮厨,每月收入2000多元。她高兴地说:“孩子在县城读书,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庭还有稳定收入,生活越来越好了。”

  搬了新家,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就业问题。解峪乡副乡长武京说,县里提出“每个搬迁户最低有一人拥有一技之长”的目标,乡里邀请林业专家普及核桃种植技术,沟通人社部门组织务工培训,联合企业开办家政等技能培训班,在小区开设扶贫车间,先后培训致富带头人30余人次,组织专业技能培训500余人次。

  搬出来仅仅是第一步,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致富才是目的。山西省按照农村安置区产业培育、城镇安置区就业帮扶的工作思路,统筹迁入迁出两地,同步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扶贫车间,捆绑使用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多渠道稳定就业。

  每一个易地扶贫搬迁故事,都是一幅奔小康的美好图景。易地扶贫搬迁的山西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极大地改善了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力保障了搬迁贫困户实现稳定产业就业,有效衔接了乡村振兴打造美丽乡村,逐步构建起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本报记者 杨珏)(图片均由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提供)


初审编辑:王雅茜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