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日后,将有热带气旋从演习区域经过,会严重影响部队作战行动,建议将作战发起时间提前!”向指挥员提出建议的是一名女军官,她叫葛晶晶,东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某保障队总工程师。葛晶晶这个建议,又一次为部队兵力行动捕捉到有利的天气窗口。作为战区气象水文保障专家,她一次次精筹妙算,把脉祖国的万里海天,为东部战区执行海空警巡、联演联训、抢险救灾等大项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透天上的秘密
2000年9月,葛晶晶考入原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成为一名气象学专业的学员。从那时起,古今中外巧用气象条件抢占天时、出奇制胜的诸多战例,在葛晶晶的脑海里打下深深烙印,她看到了气象的精筹妙算对现代战争的重要意义。
博士毕业后,葛晶晶来到原南京军区气象水文中心任工程师。每天除了固定手绘天气图外,她还给自己“加餐”,利用午休时间多画几张历史天气图。就这样,她快速地从军校学员成长为一名保障打赢的合格预报员。3个月,葛晶晶手工绘制了天气图240余张,填满了3本预报练习册,记录了4万余字的知识要点和心得体会,预报准确率从最初的65%提升到82%。凭着这股钻劲,葛晶晶当年即参加了重大任务气象水文保障,并在江苏省气象系统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
战区成立后,面对保障对象、保障区域、保障时效的拓展变化,为了更好地“参透天上的秘密”,葛晶晶主动向陌生领域进军,深入钻研云层、积冰、海浪、潮汐等专业知识,调阅相关海洋水文资料,仅用3个月时间就将涉及保障的海量数据“印”到脑子里,做到“一口清”。
得知空军和海军相关单位对辖区战场环境研究得比较深入,葛晶晶就专程上门求学讨教,编写出《海洋水文保障手册》,大大充实完善了战区海洋水文基础资料。
入伍20年来,葛晶晶以战场为伴,与风雨同行,出色完成各类重大联演联训活动和防汛抗台气象海洋保障任务,回答气象保障询问几千次,保持“零差错”纪录。
精准预报为打赢
军人使命为打赢。战区组建不久,辖区连降大暴雨,正在值班的葛晶晶为给首长机关和部队提供更精准的气象预报,半个月连轴转,平均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夜以继日的工作,让她起了满嘴的水泡,人很快瘦了一圈。她说:“一想到自己做出的气象预报对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的战友们的行动至关重要,再苦再累我都要坚持下去。”
那次值班经历也让葛晶晶意识到,作为联合作战指挥的要素保障人员,做一名“技术通”远远不够,还应成为一名“作战通”,从指挥员的视角去审视气象海洋保障工作。
有一次,战区计划选派一名气象海洋保障人员随舰出海执行任务。葛晶晶听说后,第一时间报名。
任务过程中,在航经某海域时,遇到对方一艘舰船跟踪监视。指挥组决定根据这一海域气象水文变化规律,规划最优航线甩掉对方。
任务急、要求高、责任重,葛晶晶稳住心神,迅速测算,很快和指挥组成员规划了一条我船可以安全通过、对方却无法跟踪接近的航线。
果不其然,我舰船顺利通过后,对方舰船不得不减速、转向、远离。
“想要学会游泳,就要敢于到大海里去。”这次经历,让葛晶晶对这句话体会更深刻。从海上归来后,她又先后到战区海军、战区空军某场站等单位请教见习,短则半个月,长则两三个月。同时,她还开始恶补联合作战和各军兵种知识,“啃”下数百万字的资料,个人能力的短板同保障打赢需要的差距日渐缩短。
又是一次复杂环境下的联合实兵演习。任务区域的天气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实弹射击前一天,指挥员提出:在未来24小时时间段里,选出目标区气象条件最好的1个小时,作为联合火力打击的时间窗口。
摆在葛晶晶面前的是一次新的挑战:任务区域低云笼罩、风高浪急,被大片的降水区域覆盖,加之不同武器平台对作战气象条件要求各异,时间选择上既要差中选优,又要兼顾各方,难度可想而知。
葛晶晶统计分析了数千组气象海洋实况数据,细致研判了600多张气象预报图,并与战区各军种气象海洋部门反复会商,最终,当她带着团队一分一秒卡出最佳时间窗口时,已近次日凌晨。
演练如期打响,战机挂弹起飞,导弹剑指苍穹。然而,彼时目标区依旧云雾笼罩、小雨不停。
“战机飞抵预定区域前,目标区气象条件一定会转好!”葛晶晶的判断很快得到了应验。利用目标区雨停云散的短暂间隙,战机成功摧毁预定目标。
不能等到战时再学
多年来,葛晶晶已经养成习惯,每次任务前都会与一线部队指挥员和相关人员沟通,询问气象保障需求,把他们的实践经验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融为一体相互印证。
久而久之,葛晶晶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从陆军合成旅指挥员到海空部队飞行员、舰长,都习惯称她为军中“女诸葛”,练兵备战中遇到气象保障难题,会第一时间想到与她探讨交流。
对流云、云中积冰一直是飞行安全的重大威胁,常常引发飞机剧烈颠簸,甚至发动机停车等险情。葛晶晶了解情况后,决定挑战这个难题。
访调研、查阅资料……两年多时间里,葛晶晶仅算法改良一项就先后修改了十几个版本,翻阅的资料累积起来比书桌还高,最终完成了相关课题研究。
如今,借助这一成果,气象预报员可以快速实现对云系的定量化分析,给出精细化保障建议,有效降低了飞行安全隐患。
茫茫海天,风云变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打一仗。葛晶晶常说,战争里的东西,绝不能等到战时再学。
在阅读一篇关于战机在台风、雷暴等极端天气下飞行研究论文时,葛晶晶被深深触动:“如果在任务中遭遇极端天气,身为气象预报员,能为我们的战机飞行做什么?”
不钻研不知道,一钻研吓一跳。连续几周,葛晶晶走进飞行部队调研,咨询十多名专家,她发现,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空气动力、航管、气象、雷达等多个专业领域。
有人劝她,这已经不单纯是气象保障问题,可以说每一步都是硬骨头,还是别多事了。
“如果单就个人搞科研来说,可以选择,但事关打仗的事,总得有人冲在前。况且,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再难也要走下去。”在葛晶晶的牵头协调下,院校专家学者、装备厂家技术骨干等都积极参与进来,推动着这一课题“拨开云雾见青天”。
这些年,葛晶晶先后牵头参与了7个综合性重大难点问题研究,其中人工影响气象海洋环境的应用前景、极端气象海洋环境的应用研究等一批成果,满足了联合作战气象海洋保障的迫切需求,为备战打仗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