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正值花椒修枝季节,贞丰县北盘江镇金井村花椒优质丰产示范园内,农户忙着给花椒修剪枝条。
花椒产业覆盖了金井村全部208户贫困户,大家不仅参与分红,还参与示范园日常田间管理,领取工钱。55岁的村民梁永修每天在示范园内忙着修枝、撒肥、除草、采摘,日均收入100元左右。“家门口务工,工资还不低。”
过去,严重的石漠化让北盘江镇成为典型的跑水、跑土、跑肥“三跑”地。“眼望花江河,有水喝不着;石缝种苞谷,只够三月活。”这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歌谣,反映了当时村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1992年,贞丰县提出“因时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依靠种粮稳农,种植花椒致富”的石漠化治理思路。因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特殊,北盘江镇的花椒具备香味浓、麻味重、产量高的特点,出产的花椒备受市场青睐,当地农民通过种花椒逐渐走上致富路。2017年,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贞丰县“中国花椒之乡”称号。
如今,贞丰县花椒种植面积已达8.1万亩,2020年挂果面积4.5万亩,产值约1.2亿元。花椒产业带动贞丰县62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走上了“公司+村集体+农户”协同发展的小康路。
这是贵州省石漠化综合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
植被破坏、基岩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这就是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贵州是中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的省份;也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在石漠化治理中,坚持“治石”与“治贫”相结合,意义非凡。
多年来,在石漠化治理中,贵州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经验,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了良方。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南、贞丰县以北的北盘江花江大峡谷两岸,近九成国土面积都是喀斯特地貌。这里石山多土山少,土地瘠薄破碎,当地老百姓只能从石头缝里讨生活。
2004年8月,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熊康宁带领团队在花江大峡谷正式设立喀斯特治理示范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探索治石良方。
种草、造林、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保证基本农田建设、进行生态移民……熊康宁的研究成果转化成生态治理的实践,经过20多年的努力,花江大峡谷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的植被覆盖度,从1996年的3%提升到2019年的51%,石漠化面积比例降低了31%,石漠变成了绿洲。
“治石”与“治贫”相结合,才能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熊康宁和团队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以蓄水、治土为核心,特色经济林种植及高产技术为支撑,把花椒、火龙果、皇竹草等适应石漠化环境生长的经济作物,种在了花江大峡谷两岸。
这套生态经济体系被称为“花江模式”,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的610元提高到2019年的9863元,脱贫率达96.85%。
除了“花江模式”之外,熊康宁带领团队还开创了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毕节模式”、“清镇模式”、“果化模式”等,为国家开展石漠化治理专项提供了治理模式、技术体系和示范样板。
2013年,熊康宁组建了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至2019年,利用这些成功模式,全国200个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完成治理面积0.71万平方公里。
近年来,通过加强石漠化治理、持续退耕还林、有效遏制各类生态破坏行为,贵州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截至2016年底,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为3705.15万亩,比2011年底的4535.7万亩减少了830.55万亩,其中,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面积从2011年的637.05万亩下降到2016年的422.7万亩,全省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久久为功,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大“治石”和“治贫”力度,成果喜人。2019年,贵州省完成营造林520万亩,治理石漠化100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720平方公里;全省森林覆盖率从1975年的22.8%提高到2019年的58.5%;退耕还林从2000年启动至今已完成3070万亩,年生态效益价值约840亿元;2008年以来累计使用中央专项资金治理石漠化面积达114.73万公顷;拥有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达4处,居全国第1位;自然保护区106个,占国土面积的5.03%;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巧做林文章,青山变金山。2019年以来,全省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2048万亩,总产值超220亿元;参与经营林下经济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达1.4万余个,林下经济项目覆盖贫困人口48.9万人,带动人均增收近千元。深入开展生态扶贫,实施全国最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从生态脆弱的深山区、石山区迁入城镇,大大减轻了迁出地生态环境承载压力。
今年,贵州继续加快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新一轮退耕还林,深入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年攻坚,完成营造林420万亩,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520平方公里。
“染绿”石山 ,“点石成金”,贵州交出一份石漠化治理靓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