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纪念抗美援朝特别节目《归来》第五集:《坚守》

2020-11-01 14:59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绵绵秋雨,落在院子里那株桂花树的枝叶上,滴落在老屋的门前,几只白鹅在雨中悠闲走过。屋檐下,84岁的李春华老人坐在竹椅上,凝神眺望着锦江对面的远山,享受着山村雨天的这份静谧。

  绵绵秋雨,落在院子里那株桂花树的枝叶上,滴落在老屋的门前,几只白鹅在雨中悠闲走过。屋檐下,84岁的李春华老人坐在竹椅上,凝神眺望着锦江对面的远山,享受着山村雨天的这份静谧。

  70年的岁月变迁,当年在朝鲜战场冒着炮火、抢救受伤战友的青春往事,老人已经很少再向人们讲起,但那首豪迈有力的军歌却声声入梦,在她的人生记忆中是那样的清晰。   

  当年的战地小女兵李春华

  1949年9月,坐落在秀丽湘西、舞水河畔的湖南芷江城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这里上学的李春华主动报名参军,被分配到第47军140师文工团,后来选送到卫生学校学习一年后,于1951年4月随第二批入朝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了一名战地卫生员。

  李春华:“那时候我年纪小,只搞包扎工作。遇到过炮弹轰炸,炮弹来了我就躲,躲过之后赶紧抢救伤员。”

  在战火纷飞的上甘岭战场,瘦小的李春华主要负责为伤员包扎。为了能够及时救治伤员,她会像老兵一样,将罐头盒倒扣在地上,俯下身来,把耳朵贴在上面仔细听,听到哪个方向有响动,就去那里的阵地搜救伤员。

   

  朝鲜战场归来后李春华于长春留影

  炮火硝烟和激烈的战斗并没有吓退年少的李春华,而是让她更加坚强勇敢,她同战友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因表现突出,先后七次立功受奖。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李春华随部队回到祖国,作为志愿军代表团成员,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李春华:“见到毛主席,我非常高兴。毛主席见到我说,‘你那么小就抗美援朝,好’!我跟毛主席说,‘我小,但走得快,不影响为人民服务’。”

  1955年,李春华被分配到吉林省长春市一个部队幼儿园当保健医生。不久,她探亲回到麻阳老家的拖冲乡长坪村,看到苗乡医疗条件落后,群众缺医少药,有病常常苦挨,李春华十分心痛,于是决定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家乡当医生。她说:“长春不缺一个保健医生,但长坪需要我李春华。”临行前,部队领导叮嘱她要“多为群众服务”,这也成为李春华退役人生的坚定追求。

   

  回到家乡后,李春华跋山涉水为乡亲们看病治病

  回到老家后,李春华来到拖冲乡卫生院工作。拖冲乡坐落在大山深处,峰峦重叠,溪河众多,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有摔伤、扭伤的情况,为了及时帮乡亲们解除病痛,李春华在麻阳中医院学习了针灸和推拿技术,在治疗肺炎和感冒、发烧等常见疾病外,为山区群众处理跌打损伤。当时作为未婚姑娘的她,还学会了为产妇接生。

  卫生院人手有限,李春华每次出诊都是一个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湘西农村,村与村之间全是崎岖山路,只能靠两条腿步行,有一次,出诊到夜里1点多,当她摸黑返回家时,突然窜出一只山兔子,把她吓得汗毛都竖了起来。

  还有一次,正下着倾盆大雨,山上的桥冲村有位孕妇难产,李春华背着药箱,踩着泥泞山道,一路上连走带爬,像一个泥人赶到产妇家,把孩子成功接生下来,终于保住了大人和孩子的生命。

   

  李春华在田间地头为群众服务

  山道弯弯,留下了李春华风雨跋涉的坚实脚印。1957年7月,她与乡镇干部张绍珍结了婚,第二年,大女儿出生,由于丈夫工作忙,父母公婆都不在身边,出诊时,20多岁的李春华就背着药箱,带着孩子,一个人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

  李春华:“我一边带孩子一边出诊,把小孩子用干布裹上,我背着保健箱,让孩子坐在保健箱上。”

  女儿两岁时的一天,李春华要到乡里最远的一处山村出诊,考虑到要爬山过江,她就将年幼的女儿托付给邻居临时照看。没想到等她回来时,却发现女儿掉进了井里。虽然井水不深,但那时正是深秋,冰冷入骨,看着浑身湿透瑟瑟发抖的女儿,李春华心疼不已。

  李春华:“我去给村民看病,就让邻居帮我带一下孩子,当时一般院子中间都有一口井,我出诊回来后发现我的大女儿就掉到井里去了。”

  为了更好地为山区群众服务,李春华在为村民看病的同时,还学做起了兽医,出诊时,肩膀上又多了一件兽药箱。身材矮小的她,搭着板凳给高大的牛、马等牲畜看病。

  李春华:“牛羊猪等牲畜发烧了我也帮着看,给它们打针、量体温,再掰掰脚,看看眼睛,看看鼻子。”

   

  李春华在制药。1967年,她在家乡成立了湖南省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站

  1963年,李春华把户口迁到丈夫的老家绿溪口公社羊古脑生产大队,当了一名“村医”,还把城镇户口转成了农业户口。她说,身份不重要,守在老百姓身边,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才是她最想要的。

  李春华:“在这个大队当村医的时候,收五分钱的挂号费,吃药不收钱。”

  大队医疗点共有3位医生,担负着200多户、1100多人的看病就医职责。村民们经济困难,李春华就想方设法地为村民省钱,她和同事一起规整出15亩地的药园,种上穿心莲、黄芪等中药材,收获后换了钱,再买药补贴给村民。

  李春华:“种的药材收获后就卖给药材公司,挣些钱来垫资给老百姓购买药品。”

  平时,李春华还经常上山为村民采药。麻阳县的西晃山海拔1405米,当地顺口溜说:“麻阳有座西晃山,离天只有三尺三,人过要脱帽,马过要卸鞍。”那些年,李春华靠着一双解放鞋,把这座山的每个山坡都爬了个遍。

  李春华:“我一直穿解放鞋,一年至少要穿坏三双。因为要上山,还要爬坡。有危险的地方,我就顺着树枝往下溜。药采回来以后,就一包一包地煎。”

   

  1976年7月16日,李春华与当年朝鲜人民军的战友池英福在韶山相见

  1967年6月,李春华在羊古脑大队办起了湖南省第一家农村合作医疗站,这时,她和同事们也拥有了一个光荣的称谓:赤脚医生。

  在李春华和同事们的苦心经营下,合作医疗站越办越好。到1979年上半年,医疗站共采药3000多公斤,自制黄连素片17万片,研制脉管炎注射液1万多支,并摸索出用板栗花浸膏或片剂治疗细菌性痢疾,疗效达到97%。

   

  1979年,李春华(前排右三)参加湖南省复退军人先进模范代表座谈会时合影

  春华秋实,岁月流金。李春华在乡村医疗一线的坚守和付出得到各级的认可,她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成绩和荣誉面前,李春华没有骄傲,她依然心无旁骛地默默扎根农村。小女儿张若寒回忆,1981年知青返城时,母亲让担任公社领导的父亲把回城指标让给了医疗站的另一个同事,自己却选择继续留在农村。

  张若寒:“我爸爸当时负责管理户口,本来我妈妈就要调回城里了,我爸爸说,农村同样可以生活,所以就把我妈妈留在了农村,将回城指标给了别人。”

   

  晚年的李春华腿脚不便,不能亲自上山采药了,她就把草药知识教给患者家属

  1991年,因为种种原因,李春华所在的农村合作医疗站在运行24年后解散,此后的岁月,李春华继续在简陋的村医务室坚守,直到2009年73岁时退休。这些年,她不仅自己执着于这份坚守,还将大儿子送去了部队,让两个女儿外出学医,回来后,大女儿去了乡卫生院,小女儿张若寒被她留在村医疗室。如今,年近半百的张若寒也沿着母亲的足迹,在“乡村医生”这条道路上走过了20多年。

  张若寒:“我今年快满50岁了,我希望以后,自己还能坚守这个位置,继续做到自己不能动的时候,为老百姓多做一点贡献是我最开心的事情。我一定会沿着我妈妈的足迹,一直走下去。”

  晚年的李春华虽然行动不便,却仍然心系乡村卫生事业。对于此生在乡村医疗一线的清贫坚守,李春华一连说了好几个“不后悔”。

  李春华:“不后悔,不后悔。都是为群众服务,而且这也是原来部队教会我的。”

   

  耄耋之年,李春华依然保持着这份乐观豁达(刘顿 摄)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当年,青春年少的李春华就是唱着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场。如今,近70年的光阴过去,在距离朝鲜3000多公里的湘西大山深处,当年那位扎着羊角辫的战地女兵,如今已经步履蹒跚,虽然已记不清完整的歌词和曲调,但在她的心里,那份为祖国战斗、为人民坚守的信念,却从未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淡漠。

   

  岁月改变了容颜,却改变不了两代人无怨无悔的坚守(杨鸿 摄)


初审编辑:韩黟瞳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