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庆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与马克思一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恩格斯一直资助和支持马克思进行理论研究,并与马克思一起战斗,为马克思的理论研究注入了强大动力。总体来说,恩格斯是以参与共同研究、阐发新世界观、论战、整理、修订、编印、出版等方式,第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完整系统呈现出来的人。
1.明确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性
恩格斯早期十分注重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如写于1843年9月—1844年1月而发表于1844年2月《德法年鉴》上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则相对注重对哲学问题的研究,如写于1843年10月—12月发表于1844年2月《德法年鉴》上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者的研究不仅具有互补性,而且具有相互启发性。
马克思在当《莱茵报》编辑期间开始面对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并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这是促使他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但恩格斯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也一定意义上启发了马克思,使他认识到,哲学要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就必须抓住事物的根本,为此,就必须扎根现实基础去研究经济问题。马克思早年开始思考和研究经济问题,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该书中,马克思运用人本主义哲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即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一个基本经济事实,这就是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就是“异化劳动”。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又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私有财产。这表明马克思开始重视并深入研究生产劳动、经济关系(包括私有财产)问题,抓住了历史发展的根本。1845年马克思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可以明显看出他的世界观、思想认识和研究指向正在实现一种根本转变,即从抽象的人本主义转向研究现实的个人、生产和交往形式。
在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把现实的个人作为逻辑起点展开分析。在他们看来,现实的个人就是有生命的个人;有生命的个人就是具有肉体组织需要的个人;与动物不同,要满足个人肉体组织的需要,人就必须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发现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又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创立唯物史观,实现了哲学变革。
之后,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变革,既把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运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又运用辩证法在历史领域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性及创新性。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贡献启示我们,既要用哲学方式把握经济和历史问题,对经济活动和历史给出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价值观和人学的理解与阐释,又要通过分析研究经济和历史问题从而使哲学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走向历史的深处。
2.鲜明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性
恩格斯是和马克思一起推动构建新世界观的,所以,他对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有深刻理解的。恩格斯称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这一论断,既表明马克思是从1845年开启其“新”世界观的构建,也充分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和他一起创立的“新”世界观之本质特征的准确把握。
恩格斯称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说的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次鲜明而集中地表达了马克思的新世界观,这一新世界观把实践原则引入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原则在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这里,恩格斯实际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性(本质特征)给呈现出来了。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贡献之当代意义在于,实践是人的一种生成性活动,人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成其为人的,事物是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生成的,世界也是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而成为与人有关的世界的,人、事物、世界都是一种过程性存在,一种生成性存在。因而,要从实践的生成性来解释世界、解释事物、解释人。
3.自觉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1845年之后,马克思的哲学思考和研究相对注重“人”与“实践”的客观性、实证性与科学性。1846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把他和恩格斯一起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理解为“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它“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晚年,马克思用毕生精力来研究《资本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数学的准确性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并证明这一发展方向必然走向社会主义。
年轻时候的恩格斯的哲学思考和研究也关注“人”与“实践的主体性”,但更加注重实证性、客观性,多注重从“事实”“历史”“客观性”的维度或用“事实”“历史”“客观性”的眼光看问题。恩格斯在晚年更是如此。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注重从“事实”“历史”“客观性”维度分析研究人类原始社会人自身的生产和发展的历史;写《自然辩证法》,需要他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为此,恩格斯用8年时间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来一次彻底的“脱毛”,这就使他能着重从科学实证与客观性方面思考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唯物论和认识论;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相对注重从经济利益、物质生产方面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同样注重从“事实”“历史”“客观性”维度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总结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其中一个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在讲到唯物主义历史观时,恩格斯强调马克思是在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的背后,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上述表明,恩格斯是注重事物发展、人自身发展、自然发展、历史发展的客观性的。这样,恩格斯就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呈现出来了。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贡献之当代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注重“规范性”研究,注重用“人”和“价值”“实践主体性”的眼光观察思考世界;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注重“实证性”研究,注重用“事实”“历史”“客观性”等精确的眼光观察思考世界,把价值尺度建立在历史尺度的基础之上,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实证和规范、主体性和客观性的有机统一。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具有科学性,也具有价值性。
4.系统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研究各专业上是互相帮助的,也是互补的,这有助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给呈现出来。总体来说,马克思相对关注历史领域,注重历史辩证法,而恩格斯更为关注自然领域和自然科学,注重自然辩证法;马克思相对注重从哲学维度思考经济问题,而恩格斯更为注重从事实维度思考经济问题;马克思较多关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而恩格斯更为关注人自身的生产。特别是当马克思与论敌进行论战遭到对手歪曲和误解时,恩格斯就会挺身而出,坚决捍卫马克思学说的完整性和严谨性。如马克思学说遭到杜林进攻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回击,第一次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整体性,即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逻辑。恩格斯说过,由于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所以,马克思相对重视并强调生产、生产力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决定性作用,而对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反作用、相互作用,马克思阐述的相对不多。结果,一些青年误认为,马克思只强调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因素。针对这种误解或误读乃至曲解,恩格斯在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中,坚决捍卫马克思,在强调生产、生产力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着重就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反作用、相互作用,就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就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等,给出了补充性、系统性的深入分析和阐述。这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给呈现出来了。
恩格斯对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的贡献,也体现在恩格斯去完成马克思未竟的事业——按马克思的说法,就是“做出点什么”,即承担起辨认、整理、修订、编印、出版马克思遗稿的责任。当时,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版(德文版)、第二卷的任务都落在了恩格斯身上。要完成这些任务是相当困难的,也有不少障碍(恩格斯的视力在衰退,也经常参加工人运动等)。尤其是《资本论》第三卷,整理起来难度更大,因为初稿极不完全,几乎是草稿。但恩格斯能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克服一切困难,以自己丰富的经济学知识,按照马克思的逻辑,顺利完成了这些任务,把马克思学说的整体性呈现出来。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贡献之当代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注重“整体性”,但其整体性不是一下子就呈现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其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走向完整性和整体性的。因此,应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注重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完整性,以及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思想上的统一性、整体性与互补性。由此,那种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对立起来,把青年马克思和晚年马克思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5.完整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性
马克思相对善于创立新理论、提出新思想、构建新学说,当然恩格斯也参与其中,作出重要贡献。但相对而言,恩格斯则善于对马克思创立的新理论、提出的新思想、构建的新学说以及所有理论创新成果,作出系统而又经典的阐发,这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性呈现出来了,从而使人们能全面系统而又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及其思想精髓、核心要义。恩格斯指出:“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唯物主义历史观——笔者注)的阐发。”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马克思和他所实现的哲学变革及其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作出了系统概述。他在《反杜林论》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理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第一次给以全面系统的阐述。他在《反杜林论》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给出精辟概括。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完整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性、逻辑性。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的上述五大历史性贡献充分表明:恩格斯是直接参与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过程的人;是第一个整理马克思书稿的人;是第一个读懂马克思的人;是第一个对马克思的理论给以补充丰富、提炼概括和系统阐发的人。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7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