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保生态战贫困,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修公路引产业,为村民持续增收打牢基础……在云南省西畴县,当地干部群众顽强奋斗,全县实现脱贫。如今,摘帽后的西畴县还在壮大扶贫产业、优化乡村环境、加强教育培训等方面继续发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昔日石漠化地区,如今成了热门景区;大石山区本来行路难,却在公路建设上屡屡突破……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在云南省西畴县,干部群众顽强奋斗,全县成功脱贫摘帽。目前,当地继续壮大扶贫产业、加强教育培训,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让老乡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治理石漠保生态
山旮旯成聚宝盆
来到云南省西畴县兴街镇三光片区,登高远眺,连片的猕猴桃分布在错落有致的梯地里。群众正在地里除草、施肥、修枝,修剪后的猕猴桃藤蔓盘旋在支架上。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满目荒凉的样子——以前,三光片区石漠化极其严重,森林覆盖率仅为25%,46个村小组有25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没治理之前,土地被石漠吞噬,村庄被石漠包围。三光的名字,透出了太多无奈。”脱贫户钟先稳说。
生态之痛连着发展之困。“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钟先稳说,乡亲们住在山旮旯里,土层瘦薄,石窝窝种玉米,一年下来一亩地只能收个百十公斤。
石漠化治理和脱贫攻坚交织,一个战场必须打赢两场战役。“保生态、战脱贫,必须两手抓、两手硬。”西畴县委书记蒋俊介绍,西畴99.9%的面积属于山区,石漠化面积占75.4%。“我们相信,与石漠抗争,向贫困宣战,石漠也能开花!”
西畴县大力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光片区科学探索出“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等6项措施,封山育林2万亩,荒山造林18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0.4%,建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台地2万多亩。
“猕猴桃种植基地就是‘山腰系带子’。”看着嶙峋石漠变成喀斯特绿洲,企业家陈登树把自己的企业落在三光片区,在3个村委会9个村民小组流转土地5000余亩,带动贫困户一起发展水果种植。钟先稳惊喜地发现,石旮旯长出三色猕猴桃,红心、绿心、黄心风味各有不同。他把10多亩地以每亩800元流转给了陈登树的企业,自己在种植基地打工,一年收入2万多元。
生态好了,荒山换了新装。村里成立了猕猴桃种植、乡村旅游等4个专业合作社,石旮旯变成“聚宝盆”,层层叠叠的台地成了景色。
去年国庆假期,绿树、鲜花和满山的猕猴桃相映成景,村子成了旅游热门地。“那时正是采摘期,每天三四千人来游玩,坝子里都停满了车。”村民高仕仙的鲜瑞农家乐主打土鸡火锅和农家小菜。“最多的时候,来了18桌游客,一天就赚了6000多元。”
蒋俊告诉记者,三光片区甩掉了贫困帽子,近1万人在石漠化治理中受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3000元增加到了目前的14000元。
贫困乡村公路通
山窝窝里产业活
车行大石山区,公路像玉带在山峦间来回打弯,走村串寨没有妨碍。“别看长在山窝窝,西畴却在公路建设上屡屡突破。”西畴县交通局长张龙虎说,脱贫攻坚以来,县里把修建进村公路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眼看着把一座座大石山踩在脚下,岩头村到了。岩头村“长”在1680米海拔的悬崖上,“走过这最后一公里,就是我们村了。为这一公里,我们硬是苦干了12年!”岩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华明感慨地说。
岩头村共15户72人,四周被大山包围。说起往日光景,李华明打开话匣子:村里人生病只能让人用担架抬到医院救治;孩子们去距离2公里外的学校,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每天凌晨5点就得趁着星光、靠着手电出行。
“不能让大岩子挡住了致富路!”山里人脾气倔,李华明带着15户人家凿岩修路,向大山宣战:缺乏劳力,老老少少齐上阵,白天黑夜轮班干。锤子一点点敲,錾子一点点凿,硬是在悬崖上“抠”出了一条4米宽的毛坯土路。
“补齐农村公路等短板,‘群众主动’始终排在第一位。”蒋俊说,2013年,西畴县开展五年公路大会战,县里出台政策,硬化1公里道路,奖补5万至7万元。村村寨寨行动起来,忙碌的时候,全县有十多万人在修路。2012年以来,全县共补助资金1.6亿元,带动群众自筹资金8.2亿余元,持续推进乡村公路建设。如今,贫困山村里路路相通,为村民持续增收打牢基础。
2015年,县里给岩头村补助16万元,村民将进村水泥路浇筑完工,2018年又对进村道路进行了提档升级。如今,村里不但通了主路,还修通了环村路,安上了16盏太阳能路灯。村上的学生坐车10多分钟就可以安全到校上学了。
路通了,产业活了,岩头村走上致富路。村里建起了养殖场,每年村集体分红6万元,1.5万只乌骨鸡进村落户,带动村民一起发展;龙头企业进村种植三七,吸纳村民在家门口务工……靠着发展产业,村里的贫困户顺利脱贫,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巩固成果稳增收
立足长远谋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蒋俊说,摘帽以后,县里还在壮大扶贫产业、优化乡村环境、加强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走进兴街镇江龙村,群众家的小庭院各具特色,房前屋后的橘子树与田地里、山坡上的树木连片成林,整个村庄被果园紧紧包围。受益于生态扶贫政策,村里一度干涸断流的泉水又清流汩汩,村民搞起了生态产业。去年,江龙村种植果树1100多亩。最近,村里利用上海扶贫资金建起了冷库。“延长时间,错峰销售,果子还有赚头!”江龙村党支部委员刘超仁介绍。
“要想持续增收,除了卖果子,还要想方设法‘卖风景’!”73岁的刘超仁说话依然声音洪亮。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严禁开荒种田,不再上山砍树,村民放下柴刀“种”风景。江龙村进行庭园改造,家家户户配上了凉亭桌凳、园林假山。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持续增收。“通过订单生产、就地务工等,将贫困户带入扶贫产业链条。”蒋俊说,全县340余个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富民产业,乌骨鸡、中药材等农特产业实现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全覆盖。贫困群众的土地、林地等资源正变成租金、股金、薪金收入。
教育关系未来,只有阻断代际传递,贫困地区才有长远发展。西畴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王华祥说,县里把最好的840亩土地规划用于建学校,投入13.44亿元新建改建校舍15万平方米。
扶贫先扶志和智。蒋俊说,现在不少贫困村成立了教育培训的现场教学基地,扶贫干部、村干部、脱贫群众成了家门口的就业导师。通过技能培训,西畴每年7万多人外出务工,有就业意愿就业能力的贫困人员近1.5万人,获得务工收入超过3亿元。“保持精气神,向着乡村振兴‘接力跑’,乡亲们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红火。”蒋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