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潮头观澜|从“中国天眼”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1-02-06 16:06 来源:新华社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2月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听取“中国天眼”建设历程、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情况介绍。总书记指出,“中国天眼”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为此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2月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听取“中国天眼”建设历程、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情况介绍。总书记指出,“中国天眼”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为此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中国天眼”学名叫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2016年“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总书记曾专门致信祝贺。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中,他又专门提及“中国天眼”。此次贵州之行,他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愈发凸显了这一国之重器的重要意义,再度宣示了我们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信心。

  敢创新,能创新 

  如果要问,“中国天眼”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除去科学上的价值不论,或许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敢创新,能创新。

  “中国天眼”曾是一个大胆到有些突兀的设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跨越式发展,比肩世界先进,还要为全人类叩问宇宙亘古之谜,当时在不少人看来简直是“空中楼阁”。

  但南仁东等科技工作者扛起这份如山的责任,历时20多年,在偏远的贵州山区,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科学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当然更离不开中国多年发展积累的实力。

  

  新华社音视频部发 

  某种程度上,“中国天眼”的建设正是当下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这份标志意义,不只是像人们看到的那一口“大锅”那么简单。

  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并同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连线,向他们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拜年,再次彰显了他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关怀。

  从“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到“奋斗者”号万米深潜,从“天问”奔火到“嫦娥”揽月……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进程中,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多次强调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2020年11月28日8时30分许,创造了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完成第二阶段海试,胜利返航。这是“奋斗者”号(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国船舶集团供图)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实践也反复证明,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的根本支撑。只有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才能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更需吹响科技创新号角,进一步让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迸发涌流。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中国天眼”所在的贵州曾是“经济洼地”和“脱贫主战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发掘出大数据等“弯道超车”产业的创新潜力。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已到了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 

  自2016年9月25日启用以来,“天眼”已发现279颗脉冲星,是同期国际上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2倍多;多次捕捉到极罕见的快速射电暴爆发,参与揭示的一种快速射电暴起源机制入选《自然》十大科学发现……

  与美国的“凤凰”计划相比,口径500米的“中国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人们寄予厚望,希望“中国天眼”能够产出更多科研成果,令全世界都能分享中国的创新成就。

  经历了调试、试运行和正式开放运行后近6000个机时的观测服务积累,目前“中国天眼”运行稳定可靠,灵敏度稳居世界射电望远镜之首,可有效探索的空间范围体积远超此前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

  

  夜色中的“中国天眼”全景(2020年1月8日检修期间拍摄)。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近年来,我国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让全国科技界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更加凸显了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华社音视频部发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注定不会是一片坦途。只有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策划:霍小光

  统筹:胡清海、张晓松、陈芳、王绚

  主笔:胡喆、董瑞丰

  视觉|编辑:吴晶晶、朱高祥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初审编辑:于雅雯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