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新华全媒+|这组大数据告诉你,延安当年有多红|4万多名知识分子奔赴延安!这里是抗战中的“光明之城”

2021-04-16 12:06 来源:新华社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这是诗人何其芳笔下,1938年初的延安。抗战期间,延安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千千万万追求进步的爱国青年前来寻找光明。

  视频

  新华社西安4月15日电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这是诗人何其芳笔下,1938年初的延安。抗战期间,延安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千千万万追求进步的爱国青年前来寻找光明。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瓦窑堡会议上,党中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全面抗战爆发后,面对当时流行的“速胜论”“亡国论”等错误思潮,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问题,拨云见日,驱散迷雾。延安,成为当时中国最革命、最进步的地方。 

  “中国共产党高擎抗日救国的大旗,让无数爱国志士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茆梅芳说。据任弼时1943年12月在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万余人。他们中不乏家境殷实、生活优渥者,甚至还有不远万里归国抗日的华侨青年。

  战火纷飞的年代,通往延安的路有多难?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一组革命青年抵达延安的老照片,无声诉说着那一段段旅程的艰辛:跋山涉水之后,虽已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神情中却写满意志的坚定。

  照片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批爱国青年以救亡团体的名义,历时13个月,徒步1万多里到达延安;

  年仅19岁的爱国华侨孔迈,和几个小伙伴悄悄离开父母回国抗日。他托人将自己的照片捎给远在印尼的父母,照片背后如此写道:“妈,把我献给祖国吧!”

  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1938年下半年起,为了阻挡爱国青年,国民党在从西安到延安的400多公里路途中设置了7道关卡,一些被拦截下来的青年甚至被送往集中营监禁杀害。 

  荆棘密布,每一步都是对理想信念甚至生死的考验。但即便险象环生,也阻挡不了志士仁人前进的脚步。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当年流传着的这句话,将爱国青年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表达得淋漓尽致。

  彼时,作为中国西北的小城,延安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摄影家吴印咸曾如此作答:“这里的人们个个显得十分愉快、质朴,人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那么融洽。我看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人身穿粗布制服出现在延安街头,和战士、老乡唠家常……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觉得我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 

  “延安有与国统区、沦陷区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氛围,虽然物资匮乏、条件艰苦,但丝毫不妨碍它成为温暖、明朗和蓬勃向上的圣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李瑞芳说。

  4万多名怀揣报国信念的青年知识分子,汇聚在延河之滨、宝塔山下,他们部分直接进入陕甘宁边区的党政军民机关工作,部分进入干部学校学习后重新安排。史料显示,延安的干部学校的毕业生大致有4个去向:敌后、边区、大后方和海外。

  延安革命纪念馆原馆长张建儒说,青年知识分子在圣地延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有的奔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有的以笔为枪,创作出无数鼓舞人心的文学艺术作品。他们心怀理想,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全民族抗战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

  文字记者:陈晨 张斌

  视频记者:陈昌奇 李华 吴鸿波

  海报制作:张博文


初审编辑:赵家豪 二审编辑:编辑值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