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星”,在“咖啡故乡”预警气候灾变。
一座“岛”,在沙漠地带蓄积惠民的能量。
一条“路”,在热带雨林传输清洁电力。
……
面对气候变化等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与合作伙伴们一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个又一个绿色项目助力当地发展,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为美丽地球家园系上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绿”丝带。
林地沙漠见绿效
位于南北回归线间的热带,阳光强烈,气候炎热。在距地面600多公里的太空轨道,中国援助的气候遥感卫星,默默守护着“咖啡故乡”埃塞俄比亚。
咖啡种植是埃塞俄比亚许多家庭的经济支柱。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植物》杂志发表论文警示说,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埃塞俄比亚现有种植区的39%至59%将不再适合种植咖啡。不过,如能及早采取相应措施来适应、缓解气候变化,当地适宜种植咖啡的区域面积则能提高至少4倍。
2019年12月20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此次任务同时搭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赠埃塞俄比亚微小卫星以及“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等8颗卫星。新华社发(郑逃逃 摄)
对埃塞俄比亚而言,应对气候变化关乎民生福祉。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项目,2019年12月,中国无偿援助的微小卫星成功发射,获取农林水利、防灾减灾等领域多光谱遥感数据,预警气候灾变。
这颗“星”,帮助埃塞俄比亚在应对气候变化时趋利避害,下好“先手棋”,也为埃塞俄比亚咖啡种植“未雨绸缪”。
天上有“星”,地上有“岛”。
这是2019年12月13日拍摄的肯尼亚加里萨50兆瓦光伏发电站太阳能电池板。中企承建的东非最大光伏电站肯尼亚加里萨50兆瓦光伏发电站当日正式投入运营。新华社记者 谢晗 摄
肯尼亚东北部,位于沙漠地带的加里萨郡,整齐密集的太阳能板如同一座座深蓝色的“能量之岛”,蓄积这里的太阳能惠及千家万户。这是东非最大光伏电站肯尼亚加里萨50兆瓦光伏发电站,由中企承建,有效缓解肯尼亚“电荒”。
2021年1月23日,施工人员检查泰国乌汶府诗琳通大坝综合浮体光伏项目的太阳能板安装情况。新华社发(泰国国家电力局项目组供图)
泰国,乌汶府诗琳通水库,也漂浮着这样的深蓝“岛屿”。那是中泰两国联合承建的诗琳通大坝综合浮体光伏项目,实现了浮体光伏与水电设备交替或同时发电,使得可再生能源成功避开天气的不确定性从而长时间连续发电,每年减少约4.7万吨温室气体排放。
它们是“一带一路”合作中低碳能源项目的缩影。
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共同发展,绿色则是发展的重要导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理念始终贯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为如何做到发展与环保兼顾贡献中国方案。
亚马孙河为巴西提供了巨大的能源资源,但这一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孕育的热带雨林却给电力传输竖起天然屏障:水电资源集中于巴西西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用电负荷却跨过亚马孙雨林,集中在人口稠密的东南部和南部。
2018年8月7日,在巴西东南部阿科斯市附近,工人在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二期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新华社记者 李明 摄
作为掌握全套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装备制造的国家,中国和巴西合作建设了一条贯穿南北的“能源高速路”: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一期和二期工程先后建成投运,里程数达到4500公里以上且沿途损耗极低,解决了巴西能源资源与需求的逆向分布困局。
分享先进技术,中国拿出最大的诚意;守护“绿色心脏”,中国报以最真的善意。美丽山二期项目跨越巴西5个州,81个城市,为避让自然保护区,光是塔位变更就有161处,异地恢复植被1100公顷。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2011年以来,中国已累计安排约12亿元,与35个国家签署40份合作文件,还为近120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约2000名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以诚意和善意“授人以渔”,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中国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可持续发展模式持续造福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山川河谷添绿意
坐落在“南美洲脊梁”安第斯山脉与太平洋之间的智利,拥有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然而,因为地形、气候和能源结构等多种因素,这个国家时常遭受雾霾困扰。
2020年6月6日,一批比亚迪纯电动大巴从智利圣安东尼奥港驶往首都圣地亚哥。新华社发(Enel公司供图)
2018年底,一抹“中国红”成为首都圣地亚哥街头的独特风景,那是中国企业比亚迪和宇通生产的电动公交车,如今已在当地投放数百辆。智利总统皮涅拉亲自为它代言:“座椅非常舒适,(行驶)非常安静……最重要的是,它不污染环境。”
这是2021年8月10日在芬兰埃斯波拍摄的即将投入运营的比亚迪电动公交车。新华社发(马蒂·马蒂凯宁 摄)
改善智利空气质量、缓解巴西环境污染、助力西班牙可持续发展、让芬兰居民更好享受绿色出行……从拉美到欧洲,越来越多的城市路面上出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王朝阳说,发展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而中国在技术、产能、制造成本方面的优势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国实实在在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能源低碳转型和技术创新。
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斯塔克说,绿色“一带一路”给世界带去的最大好处,就是工业的进步和低碳能源生产成本的降低,整个世界都将从中受益。
伊拉克境内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曾经孕育出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两河文明,而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让这片土地逐渐埋没于沙尘。荒漠化是气候变化的直接恶果之一,被称为“地球癌症”。
2018年8月11日,伊拉克国家荒漠化防治委员会农业副总工程师萨马德·卡米勒·阿里(右)站在巴格达东南部防治荒漠化育林中心内。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 摄)
“我的梦想是把从中国学到的防治荒漠化经验移植到伊拉克,让沙漠变为绿洲。”参加中国防沙治沙国际培训班的伊拉克国家荒漠化防治委员会农业副总工程师萨马德·卡米勒·阿里说。
中国分享技术和经验,与“一带一路”的伙伴们一起守护文明摇篮,也一起“绿富同兴”:中国的节水梯田模式“拷贝”到埃及,在西奈半岛山区涵养水源;非洲“绿色长城”有中国技术支持,阻止撒哈拉沙漠南侵;尼泊尔南部的特莱平原,中国绿色化肥试验区促成小麦等农作物最高增产400%……
巴基斯坦亚洲生态文明研究与发展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沙基尔·拉迈说,中国正在帮助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推动低碳无碳经济转型,且有正确的政策、愿景及项目。
一件件绿色礼物,在山川河谷里装点四季。绿色“一带一路”是中国自身绿色发展理念的海外实践和主动作为,也使“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转向高质量发展。
冰川地热圆绿梦
远隔万里,靠近南极洲,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合作?这个困扰阿根廷人何塞·卡斯特罗许久的问题,在莫雷诺冰川脚下找到答案。
冰川是气候的产物,也指示着气候的变化。莫雷诺冰川是世界上仅有的3个总面积仍在增长的冰川之一,融水汇成圣克鲁斯河,一路从巴塔哥尼亚高原流向大西洋。
这是2021年8月26日拍摄的阿根廷“基塞”水电站项目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阿根廷“基塞”水电站项目部供图)
在圣克鲁斯河建造“世界最南端”的水电站,是阿根廷人半个世纪以来的梦想。2013年,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牵头组建的联营体中标“基塞”水电站项目,何塞·卡斯特罗就在这里与中国同事携起手来。
实现梦想并不容易。项目现场终年寒冷,狂风不止,施工人员需要“全副武装”,甚至张口说话都会让嘴里灌进砂粒。项目设计和实施中处处保护着冰川和周边生态环境,大坝蓄水高度比原计划降低2.4米,水电站设计了鱼道、生态放水底孔……
“基塞”水电站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49.5亿千瓦时,满足150万家庭日常用电,每年为阿根廷节省近11亿美元油气进口开支,还可以向邻国出口电力。
越靠近两极,气候越发寒冷,“一带一路”合作依然火热。
冰岛,这个欧洲最西北角大洋上的国家,地处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拥有独特的能源:地热能。这是一种蕴藏在地壳之下的可再生能源,清洁低碳、分布广泛。
冰岛对地热的利用已有近百年历史,而中国也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中国给冰岛提供了市场、资金和平台,让地热能的应用延伸到世界更多地方,两国也开展地热培训项目为国际社会培育专业人才……地热合作,已成为冰岛和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项目之一。
从技术交流到项目开发,中国与各国在“一带一路”中持续互学互鉴,不断分享先进技术和方案,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思路。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走深走实,绿色发展伙伴关系更加紧密:中国与28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和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合作的绿色底色也越发鲜明。
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中无序排放,是地球气候恶化的最主要原因。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和谐共生,绿色永续。“绿”丝带跨越山海,与世界共凉热,为全球环境治理传递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