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的树林覆盖着山峁,红嘴蓝鹊在退耕还林森林公园飞跃……隆冬时节,延安市吴起县依然处处葱郁、充满生机活力。
包括吴起县在内的延安市,曾经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安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3万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56.6%,使全市多年平均入黄河泥沙量,由20世纪90年代每年的2.58亿吨降到了近年的0.31亿吨。
延安生态巨变,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缩影。经过持续治理,绿色在黄土高原上不断铺展。
黄土高原主色调:由“黄”向“绿”
“山上光秃秃,下面黄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这曾经是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的写照。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高西沟村,过去水土流失严重、百姓生活艰难。
通过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新建淤地坝,荒坡陡处搞绿化,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高西沟村几十年如一日地综合治理,如今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8%,林草覆盖率达到70%,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米脂县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土流失面积达838.6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9.19%。30年来,全县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淤地坝建设工程等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林草覆盖率普遍增加10%至30%以上。”陕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杨军严说。
黄土高原上的甘肃省定西市,20世纪80年代水土流失面积最高达1.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0.9%。如今来到定西市,随处可见层层叠叠的梯田所展现出的优美曲线。截至2020年,定西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63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65.05%。
山西省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曾经常年风沙肆虐。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截至2020年底,右玉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0.3%提高到63.63%,绿化率达到57%,“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统计显示,黄土高原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态势。
“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持续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状况整体向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土流失面积已由1990年的45万平方公里减至2020年的23.42万平方公里,林草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0余个百分点,主色调已由‘黄’变‘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规划协调处处长张续军说。
植物、工程、耕作措施相结合: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之路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在千沟万壑中筑起的淤地坝,是减少泥沙入黄河的拦沙“卫士”。淤地坝在拦截泥沙、保持水土的同时,淤地造田、增产粮食。
陕西省延川县的马家湾淤地坝,是个有着30米高坝的大型淤地坝,它所拦下的大量泥沙,已经成为肥沃的土地,坝地里每年丰收着玉米等农作物,正所谓“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
陕西省绥德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记者在绥德水保站辛店沟试验场采访时了解到,试验场开展水土流失规律、淤地坝、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目前,试验场治理度达到80%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75%以上,土壤侵蚀量减少80%以上。
“在水土流失治理实践中,黄土高原地区总结出了一条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沟、坪、梁、峁、坡综合治理,植物、工程、耕作措施科学配置,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水土保持之路。”张续军说。
经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分析计算,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累计保土量达190多亿吨,实现粮食增产1.6亿吨,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2万亿元;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入黄河泥沙4.35亿吨,减少了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显著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
建设美丽中国:推动水土流失治理高质量发展
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展览馆里,一张卫星遥感照片清晰地显示,曾经是“光秃秃的山梁一片荒凉”的吴起县,县域版图已被绿色覆盖;在榆林市,林木覆盖率近年来不断提高,绿色版图不断向北延伸。
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建坝、退耕还林、植树造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不断改善,绿色不断在黄土高原上铺展。然而,这里的生态依然脆弱,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不轻。
2020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仍有23.4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8.7%,占区域总面积的36.56%。
“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危害生态环境,而且大量的泥沙输入黄河,造成河道淤积抬高,形成‘悬河’,危及黄河防洪安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局长王敏说,黄土高原仍然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沟道重力侵蚀问题依然突出,是入黄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仍需不懈努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这为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年12月20日,黄河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提出,加强黄河上中游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支持在黄河流域上中游开展整沟治理;制定淤地坝建设、养护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健全淤地坝建设、管理、安全运行制度;禁止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区域开展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相关立法工作的推进,将会更好地推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随着新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完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绿色也将在黄土高原上不断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