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各地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建设生态文明观察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各地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建设生态文明观察
新华社记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连日来,新华社记者奔赴多地采访,各地正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守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以行动描绘美丽中国画卷。
以切实行动守护碧水蓝天
冬日的遇龙河,河水波光粼粼,两岸树木苍翠。河长徐文通正忙着在河畔巡查。
“遇龙河最终汇入漓江,保护好支流才能更好保护漓江。旅游旺季的时候,我们一天最少巡查两次。”徐文通说,2018年他成为河长,主要负责遇龙河鸡窝渡村段的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等巡查。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广西壮族自治区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润东感慨地说,近年来,漓江流域着力解决污水直排、采石挖砂、乱砍滥伐等问题,河长在推动清理整治采石场、非法采砂及网箱养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1至11月,漓江水环境质量保持“优”。
陈润东表示,要将全会精神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系统谋划、凝心聚力抓实抓好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广西积极探索“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等协作机制,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有效预防和严厉打击破坏水环境、危害水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擦亮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从前几年的雾霾锁城,到如今蓝天白云成为常态,北京空气质量改善成果有目共睹。
为解决“心肺之患”,北京市聚焦细颗粒物(PM2.5)污染,深化“一微克”行动,颁布实施了几十项地方标准,通过压减燃煤、治理机动车污染、治理企业污染、整治扬尘等举措,蓝天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是这五年北京最大的变化之一,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经验被联合国环境署纳入‘实践案例’。”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贤姝说。
北京市刚刚发布的“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描绘了一幅绿水青山、生机盎然的美好蓝图。刘贤姝表示,下一步要落实全会精神,着眼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差距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点、难点,聚焦市民反映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和治理能力不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长江宜都段薄雾氤氲,鱼儿不时跃起,激起层层涟漪。不远处的滨江公园里,市民健身游玩,尽享江畔美景。
就在几年前,湖北省宜都市的长江沿江1公里红线范围内还有27家化工企业和100家砂石散货码头。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宜都市近年来集中整治沿江砂石散货码头、清理腾退长江岸线、复绿造林,同时启动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专项行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求解“化工围江”难题。
“党中央强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宜都市委书记谭建国深有体会,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高标准规划建设生态智慧化工园区,推动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宜都经济迎来绿色蝶变。
谭建国表示,深入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要不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一茬接着一茬干,让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各地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成色。
走在沈阳市华晨宝马大东工厂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集中连片形似“遮雨棚”的光伏发电设施。这是厂区的成品车停放区,10个足球场大的区域内,实现了空中发电、地面停车。在沈阳的多家工业园区里,林立的烟囱少了,光伏板、风电桩等新景观更多了。
今年1至10月,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但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2%。升降之间,经济发展的成色越来越“绿”。
“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我们对下一步推动‘双碳’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裴希岩表示,作为重要的工业基地,沈阳将结合“双碳”目标,“挖透”末端治理减排潜力,开发源头治理减排空间,全面改善沈阳市生态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冬日的祁连山银装素裹,成群岩羊雪后觅食的场景又一次被摄影师的镜头清晰捕捉。
甘肃省张掖市是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资源主体。近年来,当地深刻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教训,全面完成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任务,积极配合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
野生动物栖息地人为扰动减少,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扩大,雪豹、藏野驴、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动物频频现身,还数度与人类“正面遭遇”。祁连山深处,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卷正在铺展。
张掖市委书记卢小亨说,要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之大者”,加快建立以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持不懈恢复保护区内林草生态,有序开展外围保护地带生态治理修复,不断巩固提升保护治理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各地认识到,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竹子加工几乎“不浪费一根竹枝”,从加工出口集装箱竹底板,到出口竹工艺品、竹制家具和竹炭,湖南省汝城县热水镇的华瑞竹业有限公司生意越来越红火。
汝城山高林密,山上的竹林既是当地的生态屏障,也是山里人的“摇钱树”。依托森林资源,当地近些年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山区群众受益良多。“靠山吃山”,群众也认识到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长久留住自己的生计。
“汝城县要把生态资源看作发展的最大优势,把绿色崛起视为发展的最佳选择。”汝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中意表示,下一步着力做好蔬菜、茶产业、生态旅游等“绿色经济”文章,闯出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路子。(记者:高敬、黄庆刚、王自宸、汪伟、王博、倪元锦、苏晓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