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焦点新闻 | 中央精神 | 齐鲁清风 | 地方廉政 | 图说廉政 | 清廉之声 | 廉政时评 | 廉政视频 | 廉政楷模 | 打虎拍蝇
鲁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频道 > 廉政时评 > 正文

警惕被“赞扬声”围猎

2017-04-13 14:1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权力面前,听到的总是赞扬声,我变得飘飘然,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作风不断滋长……使我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在赞扬声中陷入“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最终坠入违纪违法沼泽者,为数不少。赞扬的话谁都爱听,领导干部也不例外。

  “在权力面前,听到的总是赞扬声,我变得飘飘然,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作风不断滋长……使我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在落马贪官的忏悔书中,如此反省并不鲜见。在赞扬声中陷入“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最终坠入违纪违法沼泽者,为数不少。

  赞扬是把双刃剑。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赞扬令人身心愉悦,激发斗志、催人奋进;发自内心、真诚的赞扬可以加深印象、增进感情,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可现实中,有些赞扬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看似温情脉脉,实则伤人于无形,一些领导干部就是在这样的“赞扬声”里败下阵来。

  赞扬的话谁都爱听,领导干部也不例外。马克·吐温曾说:“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虽略显夸张,但足以说明赞扬的魅力所在。赞扬证明了自己的地位和价值,但若在赞扬前不能保持足够清醒,很容易迷失自我。

  搞清楚被赞扬的原因,对党员干部尤其重要。权力越大,听到的赞扬声越多。手中有了权力,各种好听话、奉承话、漂亮话会蜂拥而至,这是一些别有用心者的惯用武器,也是围猎的第一步,党员干部若不加警惕,很容易丧失判断力。正如福建省南安市委原书记骆国清所说,“听到恭维话后感到很中听、很舒服。正是这种赞扬话让我的思想觉悟有很大变化,看问题逐渐失去辨别能力。”

  名不副实的赞扬犹如慢性毒药。赞扬话听多了,就感觉自己真是那么回事儿了,把自己视为“正确的代表、正义的化身”,政治理论学习也就没必要了。听不进一点不同意见,自律防线松了,行为底线破了,“一把手”真成了“一霸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谢晖自认为“当领导是要求别人的,自己不需要学习”,长期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容不得半点不同看法,把分管领域搞得乌烟瘴气。

  思想上失守,行动上就会一泻千里,“破纪”与“破法”往往一线之隔。有些干部“赞扬声”听多了,自我意识膨胀,理想信念动摇,不该动的、不该拿的、不该踩的,“渐渐”地统统都干了。就像四川省农业厅原巡视员胡相全所说,奉承话、恭维话听多了,就飘飘然了,对收受红包礼金的行为慢慢放松警惕,总觉得红包是人家主动送来的,收下好像也没亏欠别人。

  为什么被赞扬,是每个干部都该想明白的问题。要明白有些赞扬不是针对个人,不是赞美你本身多优秀,而是向你手中的权力顶礼膜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上曾告诫,“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如果没有足够定力,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

  有些赞美的话、奉承话,千万别当真。面对赞美,领导干部最好带颗平常心,保持头脑清醒,多留点神,不断强化自身修养,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不断历练,才有抵制“赞扬”的定力,才能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只有时刻保持清醒的辨别力和坚定的自我控制力,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行使手中的权力,才不至于有悔不当初的那一天。(赵海碧)


初审编辑:方媛媛 二审编辑:方媛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