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焦点新闻 | 中央精神 | 齐鲁清风 | 地方廉政 | 图说廉政 | 清廉之声 | 廉政时评 | 廉政视频 | 廉政楷模 | 打虎拍蝇
鲁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频道 > 廉政文学 > 正文

甲午战争的历史镜鉴

2014-08-11 16:1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关于甲午战争的起因及经过,历史教科书早有定论。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必然引起新一轮对殖民地更加疯狂的争夺,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便首当其冲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眼中的猎物。

  向贤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发生在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腐朽的清政府战败,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随之而来,中华民族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泥淖。关于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从梁启超的一段评论中可见一斑:“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沉痛的记忆带来沉重的思索,沉重的思索带给我们深深的启迪。

  一

  关于甲午战争的起因及经过,历史教科书早有定论。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必然引起新一轮对殖民地更加疯狂的争夺,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便首当其冲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眼中的猎物。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对中国的觊觎之心早已有之。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后便发布《御笔信》,确立“大陆政策”,其主要目标是征服中国。其后不宣而战的甲午战争,便是日本蓄谋已久的阴谋。战争分陆海两个战场,经历丰岛海战、黄海大东沟海战和辽东半岛战役,战争的结局是清政府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日军攻陷旅顺,占领辽东半岛。战后,中日于1895年4月签署《马关条约》,日本以战胜方获得2.3亿两白银,并侵吞了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和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款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向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而中华民族的命运跌入历史的谷底。

  人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命题和判断。其实,甲午战争之前,总体上中国的硬实力并不落后于日本。从经济状况看,中国当时年财政收入8867万两白银,日本11376万日元,折合白银收入比中国少1000万两;进出口总额,中国是日本的2倍;中国的农业、军工生产能力高于日本,近代工业生产则不如日本。从军事力量看,中国陆军总数100余万人,日本有效兵力仅为35万人。有专家综合评估认为,中日总体力量对比中国强于日本。那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为什么会招致惨败?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因而得出结论也不尽相似。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偶然性总是在为必然性开辟道路。纵观甲午战争的失败,其实并非偶然因素,也并非一个孤立的因素在起作用,清政府昏庸腐败、海洋海权观念落后、战略指导错误、指挥体制陈腐、战将指挥失误、军风军纪败坏、陆军海军不能协同作战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构成了甲午战败的多重原因。然而,在多重原因中,总有一种是起主导作用的,它规定和影响着其他方面的原因。依笔者之见,这个起主导或关键作用的因素就是制度的腐朽、朝廷的昏庸以及军队的腐败。

  从政治的角度来分析,制度腐朽、朝廷昏庸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当时中日两国最高领导层的所作所为,从观念、制度到个人行为,都形成强烈的反差。日本天皇为支援海军建设,从本不宽裕的宫廷内库中抽出30万日元,并要求皇室家族捐款,数月内凑出103万日元,后又要求各大臣以1/10的俸禄捐献给海军。而清朝统治者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形。在黄海海战之前的6个月,北洋舰队申请资金换装部分速射炮并补充弹药,以应紧急之需,而李鸿章竟然以慈禧太后祝寿需要用款为名,予以拒绝。当1894年11月7日,清廷为慈禧太后大庆六十寿辰之日,正是我辽东半岛大连湾陷落敌手之时。朝廷上下贪腐成风,仅举一例:供应给北洋舰队的煤本应是上好的优质无烟煤,却因相关官员腐败用劣质的八槽煤代替,影响动力且不说,其散出的浓烟更使日本联合舰队早半小时发现北洋舰队,使之赢得了宝贵的战斗准备时间。更有甚者,朝廷在选人用人上,也是派系斗争激烈、腐败之风盛行。比如,李鸿章为北洋海军选择统帅时,国内海军学堂已毕业几届学生,首届赴英国海军留学生也陆续回国,但这些人都被他排除在统帅人选之外,而丁汝昌虽然出身陆军,不懂海战,却被选任为舰队司令官。其中原因,不外乎丁汝昌出身淮军,与李鸿章同乡,对李唯命是从而已。丁汝昌不谙航事,治军不严、训练无方,导致在甲午海战中付出惨痛代价。

  从军事角度分析,军队腐败、怯敌畏战是导致失败的直接原因。甲午战争中,包括邓世昌等在内的部分清军将士为了抵抗侵略,为国捐躯,表现出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但这并不代表清军的主流。从整个过程来看,清廷官吏的腐败之风也严重侵蚀到军队之中,表现在作风和军纪上,军风败坏、军纪废弛,弊端丛生。士兵“腰间皆斜插烟枪一支”,“平居烟酒淫赌,沉溺往返”,甚至管带也侧身其间,大敌当前而“逐声妓未归”。1886年,北洋舰队访问日本长崎,官兵上岸在妓馆闹事,引起事端,致数十人伤亡。事后李鸿章不但不处理,还开脱说“武人好淫,自古而然。只要彼等追求功名,自可就我绳尺。”北洋水师自将领以下,不少军官长期在基地刘公岛营造店铺出租给下级敛财,开设鸦片烟馆、妓院,甚至参与走私,生活骄奢淫逸。表现在训练和演习上,则欺上瞒下,虚以应付,“平日操练炮靶、雷靶,惟船动而靶不动”。每次演习总是“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逐标行驶,码数已知,放因易中”,“徒求演效整齐,空给观者以威力强大的假象”。表现在作战上,清军在整场战争中明显缺乏斗志,几乎每一场战斗都有临阵脱逃的将领,一些战斗中竟然出现大部分清军逃逸,少数清兵拼死抵抗的场面。日军进攻旅顺时,当时驻守清军有一万余人,却不战自乱,将领们六神无主,一个个只想逃命。旅顺船坞工程总办龚照玙提前携家眷细软逃往烟台,手下官兵先后效仿,纷纷逃跑,甚至有乱兵开始抢劫仓库、工厂、店铺等。不久日军占领旅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尽管北洋海军中有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等官兵以身殉国,但从总体看,这支新式军队与八旗绿营腐败军风相差无几,因之一触即溃,全军覆灭就在所难免。

  由此可见,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主要不是因为兵力差距,也不是因为装备差距,甚至不是因为战术技术上的原因,归根结底,主要还是败在制度的腐朽、朝廷和官吏及军队的腐败上。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研究中国后得出一个结论:“人心腐败已达极点。”因为这种从根上生发的大面积的腐败,导致利益藩篱、相互掣肘,军心涣散、毫无斗志,民怨四起、一盘散沙,最终只能落得个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

  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尤其是对历史上失败的回顾和反思,虽然痛苦而沉重,但它如同一帖清醒剂、一记警世钟,能使我们从历史的镜鉴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激发奋进的动力。

  反思甲午战争,必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天下虽安,忘战必亡。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大清帝国正处于史称“同光中兴”的“太平盛世”。李鸿章一手打造的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使朝廷上下无不沉浸于大清帝国中兴荣光之中,面对虎视眈眈的日寇竟毫无戒备和防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中国的千年古训,更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规律。今天,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但切忌骄傲自满,更不能沉湎于安逸享乐之中。必须强化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永不懈怠,奋发图强,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反思甲午战争,必须反腐倡廉、澄清吏治。无论哪朝哪代,腐败都是致命伤,腐败必然导致战败、导致全盘皆输。岳飞云:“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太平矣!”时下,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光荣的使命,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到“虔诚而执著,至信而深厚”,在各种复杂形势、困惑诱惑面前保持定力,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当前,要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正风肃纪、崇清反腐的强大正能量。

  反思甲午战争,必须求真务实、改进作风。古往今来,凡事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假。北洋水师来远舰大副张哲荣在战后反思:“我军无事之秋,多尚虚文,未尝讲求战事。在防操练,不过故事虚行。故一旦兵兴,同无把握。虽职事所司,未谙款窍,临敌贻误自多。”如此练兵,岂有不败之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作风建设上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要求,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只有坚持打赢先打假、求胜必求实,坚决纠治训练中假把式、虚招数,才能真正提高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全党只有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讲实话、办实事、重实干、求实效,把一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荡涤殆尽,才能不断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赢得民心、赢得事业、赢得未来。

  反思甲午战争,必须凝聚民心,攥紧拳头。拿破仑有一句名言:“精神胜于武力。”战争不仅是经济和军事实力的较量,更是文化“软实力”的对阵、精神力量的较量。这种文化和精神的力量,就是强烈的国家认同感、真挚的爱国情怀、为国效命的使命担当。一句话,就是心里有国家。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平日里就会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当战争威胁来临之际,就会舍生忘死、保家卫国,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全体人民的国家意识和国防意识,以“强国梦”“强军梦”来点燃全民族的理想信念之火,把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汇聚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初审编辑:刘晓丽 二审编辑:宋宪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