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看图不说话 | 微言大义 | 滚动

鲁网 > 首页 > 其他 > 正文

美利坚的中国棋局

2010-10-11 16:03:45 来源:国际金融报 网友评论 0 进入论坛
  在美国寻找金融震荡后的落脚点迷局中,一直有两处仍属悬案:华尔街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

  这两处悬案有一个假设,即美国的华尔街金融震荡本身的目标,除了调整内部产业及利益格局之外,主要是为了削弱以中国为目标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的潜在活力。在事过两年之后,美国经济复苏日趋平稳,新兴经济体国家仍然前途茫茫、暗礁时显。美国的经济复苏,源于制度本身的自我修复能力,但在新兴产业调整方面,并没有真正实现预期的转型或洗牌。简而言之,美国由华尔街引申的战略图谋尚没有最终完成。

  美国的这一次“失误”,可以归功于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具备的纠偏功能。如同计划经济体制具有集中资源毕其功于一役之功效,市场经济制度亦具有另外一种自我循环失当必然会暴露风险敞口的警戒,可能会矫枉过正,这取决于时任政府的行政能力。但是,对外部实现控制性博弈从来不会、也不可能会有所改变。

  因此,美国与中国的战略方针,除了华而不实的外交辞令之外,遏制、削弱、强化市场奴役,则是由其体制本身使然。战争与替代能源技术之间,美国是通过战争、或者替代能源技术的孵化,以真正将美国刮骨疗毒或洗心革面,从目前看,替代能源技术或低碳经济尚没有准备充分;战争,则可能是某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在白宫利益博弈格局里,军火商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相对于此,类如贸易壁垒、汇率争议等等,则是太过枝叶的常规伎俩。

  美国经济在悄无声息地回归理性康复循环的同时,一直没有放弃以什么收官之作,来作为华尔街金融震荡后新一轮的发动机:类似“战争,还是和平?”的考量,并没有因内部经济恢复而烟消云散,相反更加阴霾重重。

  事实上,美国对通过类如贸易壁垒或汇率等手段的预期效果,并没有心存多大的信心,充其量只能属于一种软消耗,不能满足迅速提振经济的同时,将假想敌置于更奴役化的战略目标要求。但美国也明白,在短时间内,与中国之间的热战冲突、特别是直接冲突,底线只能缩小在局部和“偶然”的范围内。但这并不是就说明,美国不会动用类似挑拨离间的心术,与中国实现间接“热战”。这方面美国已经太过驾轻就熟,在中国周边地缘国家,美国就是这么严丝合缝地铺陈着:从某种意义上,环绕中国的国家或地区,没有一个真正对中国从内心充满善意或由衷友好,均是利益利用和市场淘金,没有人想对这个国家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这个局面,也正是美国所刻意营造和需要的,一如美国对日本何种角色的拿捏把握。

  日本作为实用主义和实力至上的极权化非理性国家,这一点美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了解日本。所以,将日本置于如今主权政治“被奴役”状态半个多世纪,事实上已经奠定了日本对世界一个最恰当或最安全的位置:日本必须处于这样一个状态,无论是对于世界人民,还是对于美国对亚洲的战略遏制。

  这也是一个美日关系的底线,日本一旦触碰,必然会遭致美国的强烈反弹,比如拿韩国与日本的历史恩怨说事,美国在旁边视事态发展而主持“正义”。日本很明确自己的这一位置,所以敢与俄罗斯叫板、但在与韩国冲突时,基本处于守势而不将事态扩大化。至于中国,充当美国对华战略的替罪羊或马前卒,都心甘情愿,主要是日本与中国历史问题的某种悬而未决,比如日本侵略中国的终局胜负,到底多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反法西斯格局的局部策略,还是仅仅局限于中日之间。所以,中日间的和睦关系,多少年来仍然处于民间层次、特别是日本参战人民的人道主义觉醒。也就是说,日本一直存在着一种战争思维,以重振帝国、洗刷或者发泄自身“原罪”和“耻辱”的本能冲动。日本对世界的表态,大多是受到美国的抑制、甚至对韩国的战争赔偿等等,某种意义上并不代表日本一个国家的真实意愿。

  可以说,日本对中国的任何异动迹象,除了固有的本能冲动外,多以是否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需要而左右。因此,日本近期的对华关系的冲突,多是在美国的默许、甚至放任和纵容下发生的。至于钓鱼岛,美国当然更乐意被日本控制。在这一点上,美日间没有任何关系的底线,美国甚至不必充当主持“正义”的角色和责任。

  这是一个危险的所在!假如日本在国际关系中不受到美国的抑制,日本会否做出什么选择,就单纯归结于日本的本能冲动了。而中日之间的任何冲突,都会不同程度上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需要,特别是符合美国华尔街金融震荡的战略主旨:削弱、消耗和将新兴市场国家进一步市场奴役,主要是指中国。

  从这一点上,中国与日本的冲突,将是一个持久战,以此形成对中国的牵制和加深消耗。冲突的宽度和长度,均是日本“内政”,但与华尔街隐形勾连。

  (崔新生:国际非理性经济制度理论学会(IIESTI)会长、中国价值指数首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车进

初审编辑:车进 二审编辑:
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