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4日发表题为“印度总理访日是否发出“印日联合制华”信号?”的文章,全文如下:
近日,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曼莫汉星)访日受到了不少媒体的关注,印、日两国媒体对于辛格的“日本之行”评价颇高。《印度时报》24、25日连续刊文介绍印日民用核协议谈判的进展,并称之为“双赢”协议。印度《德干纪事报》也报道称,印度希望与日本开展军事交流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称印度无心与中国“度蜜月”。《印度教徒报》则在10月26日报道称,在辛格总理访日期间,两国领导人一致决定加快民用核协议谈判并就其他领域的合作达成共识,这将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印度外交秘书拉奥在总结辛格的访日之行时说道:“两国领导人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双方都感到有必要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及安全领域的关系。”印度前外交秘书希巴尔则称,在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对华政策处于麻烦之中时,印度正趁机巩固与日本的战略关系。他表示:“日本及美国都对中国的崛起抱有很大担忧。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及核合作伙伴,印度的兴起可使日本将其战略焦点从东南亚和中国转移开。”他还认为,印度应趁目前的“最好时机”与日本共筑一道障壁,以制约中国的发展。
日本共同社25日也报道称,日本十分重视“经济高速增长且在民主等方面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印度,希望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等广泛领域开展合作,并借此“制衡”亚洲的另一大国中国。同时,一些分析家也就此纷纷撰文,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詹姆斯·拉蒙特25日就发表了题为“分析:印度与日本联手遏制中国?”的文章。
尽管有一些国际评论家对“印度日本联手制华”的新形势发展,言之凿凿,然而笔者认为,“印日联合制华”在印日关系中是“潜在性”、次要的,印日外交主要仍属“经济外交”。
印日关系升温为了加强经贸合作
近年来,印日关系的确处于不断升温的态势之中,两国之间的高层往来也日趋频繁,但两国外交仍属于典型的“经济外交”。这一方面是由国际大趋势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两国的国情决定的。
所谓“国际大趋势”因素,是指经济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急速上升,各国都竞相开展“经济外交”,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给了印度很大的刺激,因此印度外交也更加注重吸引外资等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合作。对于日本而言,如何扭转日本经济的颓势也是每个执政党要认真加以考虑的,因此,日本也逐渐加大了经济外交的力度,力图抢占市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至于“国情”因素,则是指印度现在的中心任务也是发展经济,一切对于增强其经济实力的机会都不容错过。比如说,最近中日交恶,中国暂停了对日的稀土出口,印度就立刻抓住机会表示印度可以向日本出口稀土。
本次辛格访日的最重要的两大任务就是尽快签署民用核协议以及经济合作协定,这在辛格与菅直人会谈议题中就显现出来了。两大任务中的民用核协议旨在缓解印度的电力短缺状况,扫除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而经济合作协定对印度而言,则是引进日本的技术和资金,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对日本而言,则是抢占印度市场,保持日本经济的持续发展。
辛格在接受采访时就强调经济合作协定“对强化两国的经济合作非常重要。”他指出两国合作在经济上将产生协同效应,表示“日本和印度是互补关系。日本的技术与印度的市场相结合对双方的经济发展极其有益”。他还敦促日本企业加大对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日本共同社也认为印度真正渴望得到的是日本的先进技术与资金。印度描绘的战略是在日本所擅长的领域吸引日方合作,以此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印日有防中之意尚未联手制华
当然,不可否认,近年来印日安全防务领域的合作也逐渐展开,印度国防部长也访问过日本,双方也举办过联合演习。在这一过程中,制约中国的言论也不绝于耳。此次辛格访日双方也讨论了地区安全问题,但也并未达成具体的协议。因此,不能因为某个官员发表了印日联合遏制中国的言论或某些媒体的某些夸张报道,就想当然地认为印日要联合起来遏制中国。
虽然印日联合遏制中国还有待观察,但印日确有防范中国之意,尤其是在中日关系交恶之时,印日关系加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但是仔细观察印度的外交特点,就可看出印度一向擅长“打旗号捞好处”。典型的例子就是冷战时期,印度游走于美苏之间,趁机获得了不少好处。
本次辛格访日正值中日关系因钓鱼岛而急剧恶化、中印关系也停滞不前之时,印度此时打出制衡中国的旗号大有好处可捞。辛格在临行之前曾说道,作为世界第5大稀土生产国,印度一直希望与日本合作,中国减少对日稀土出口的传闻“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他表示,在中日关系面临考验时,印度将利用“大好机会”,促进与日本在稀土贸易及其它方面的合作。但也可见主要着眼的是经济利益。
总的来说,由于印度与日本在经济上互有所补,在政治上也互有所用(例如互相支持对方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关系料将进一步向前发展。但是对于印日是否真会联合遏制中国,则须看两国是否有采取具体行动来实践这一目标。目前要确证此事,尚言之过早。(● 彭念 作者任职于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责任编辑: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