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青岛市李沧区党建统领共绘“同心圆”,搭建平台唱响“大合唱”
青岛市李沧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参与协商民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形成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具有李沧特色的社会组织深层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助力群众幸福美好生活
绿树掩映着悦读书房的“木质情调”,在这里席地而坐,听“领读妈妈”阅读绘本,跟“故事爸爸”读国学……这是李沧春和社区不少小朋友放学后最喜欢做的事情。
“领读妈妈”们最初是社区书房的读者,每天会陪同孩子到书房读书,时间久了就捎带着其他孩子一并读。青岛李沧区快乐沙爱心帮扶中心的书房管理员便组织成立“领读妈妈”阅读推广志愿服务队,向孩子们呈现书中的世界。快乐沙还邀请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新阅读研究所副所长李一慢、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文彦等大咖作为智力支持,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领读妈妈”丁海兰说,在悦读书房这方可爱的小天地,孩子更爱读书了,家庭关系更融洽了,还结识了不少邻居。
李沧区做好顶层设计,依托位于虎山路街道的汇益港湾社会组织创新园,打造集审批、备案、培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目前,基地内有青岛李沧区快乐沙爱心帮扶中心、青岛李沧区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18个社会组织,涵盖民主协商、矛盾调处、参与社会事务等领域,初步形成事务门类齐全、层次多样、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李沧特色的社会组织深层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之路。
“群众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小型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贴近生活,了解大众的多样性需求,成为李沧基层社会治理的‘好帮手’。”虎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汇益港湾社会组织创新园综合党委书记单伟说,社会组织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载体,李沧区通过“增能赋权”,激活社会组织内在生命力和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
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社区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类似社区广场长廊建设、楼道公共空间被私自占用等居民持有不同意见的事情。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自身在社区民主协商方面的经验和优势,通过街道搭建的“有事来商量”平台,运用“五议”社区协商闭环系统引导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有效化解社区矛盾。
开会前,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在收集群众意见,引导社区协商小组成员了解什么是民主协商、制定并遵守协商议事规则的基础上,运用社区潜能评估技术,掌握社区在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协商参与主体。会上,组织引导社区、物业、党员代表、居民骨干等主体协商议事,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促进问题解决,推动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深度融合,打造出李沧区基层民主协商新样本。
为更好地向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在李沧区委组织部指导下,虎山路街道党工委联合共青团李沧区委、李沧区民政局、李沧区司法局等单位成立汇益港湾社会组织创新园综合党委,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园建立“发榜—揭榜—承榜”任务认领机制,由社会组织创新园综合党委牵头会同有关单位,对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党建民生问题以及上级的决策部署等进行研究梳理,对其中适合社会组织承担的服务项目进行“发榜”。
社会组织立足自身业务特长和承接能力,通过独立或联合承担的方式对“发榜”任务进行认领,并就自身优势、工作思路、预期效果等进行梳理分析,形成“揭榜意向书”;由创新园综合党委组织“发榜”单位等进行评估,按程序确定最终“承榜”社会组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等方式,推进项目实施。在各类社会组织协同参与下,很多基层治理的难题迎刃而解。
党建工作营造温暖“家”
李沧区按照“党委政府搭建平台、社会组织创造价值、广大市民共享服务”的理念,创建“汇心惠益”党建服务品牌,组建新型社会组织联盟、志愿者联盟、法律工作者联盟、自组织联盟、自媒体联盟“五大联盟”,以“轮值主席”制度为载体,实施党群活动一体化,搭建起社会组织共建共治共享共荣圈。
目前,李沧区组织五大联盟社会组织建立服务资源库,定期召开社区书记点单会,通过社会组织“路演宣讲”、社区“按需取用”模式,搭建起社区党组织和社会组织间的合作桥梁,实现基层治理协同合力的“精准对接”。
在汇益港湾社会组织创新园,从“草根”到专业,很多社会组织都拥有相似的成长之路。以青岛李沧区快乐沙爱心帮扶中心为例,5年时间,这家社会组织由3人组成的服务站发展成50多人的专业化社会组织,目前全区共建设20余家悦读书房,年服务30万人次。
为保障精准服务,创新园长期备有“三张清单”,需求清单将所有进驻创新园的社会组织需求记录在案,资源清单涵盖了创新园可以提供的5大类16项服务,项目清单根据社会组织的需求来设计、改进。依托“三张清单”,社会组织创新园综合党委探索出一套党建工作法,从精神、组织、生活和事业多方位关心党员,为社会组织党员营造温暖的“家”,成为社会组织的“解忧杂货铺”。(记者 张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