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财经频道 > 山东党建 >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孔子学堂、大学教授进村记

2020-07-05 16:04 来源:济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姚家村拥有孔子基金会授牌的全省首家村级孔子学堂,也是全市第一个与山东大学合作成立党群教育基地的村组织。

  “姚家村拥有孔子基金会授牌的全省首家村级孔子学堂,也是全市第一个与山东大学合作成立党群教育基地的村组织。”在历下区姚家街道姚家村,讲到村里的文化生活之丰富,村党委副书记蒋峰满是自豪。

  这些年来,面朝国际金融城,姚家村村民的物质生活丰富了。可是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郊村虽有城市社区的“皮囊”,却亟待培养出城市社区的“内核”。村民向市民转变,究竟该如何缓解转型之痛?

  老人圆了“大学梦”

  66岁的村民邱士河有一大遗憾,就是没读过大学。高中毕业以后,邱士河回到村里成为一名教师,虽然可以跟学生一起学习,继续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但他的内心深处始终埋藏着大学情结。

  令邱士河没想到的是,几十年以后,自己竟然有机会聆听向往已久的大学课程。姚家村与山东大学合作成立党群教育基地,不少大学教授曾来这里讲课。“那天课堂的主题是农村深化改革,我还做了笔记。”邱士河说,山大教授的理论水平很高,帮助自己开阔了思路,了解了一些从未听说过的领域,“听了大学教授讲课,也算是圆了我的大学梦。”

  在由城郊村向社区过渡的过程中,姚家村“两委”敏锐地发现,部分村民难以适应身份的转型。怎样才能尽快帮助村民实现转型?姚家街道提出了“以文化人”,这其中包括建立失地文化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就业指导、技能服务等帮助。紧跟街道步伐,姚家村党委积极与山东大学对接,姚家村成为全市第一个与山东大学合作成立党群教育基地的村组织,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围绕政策理论、致富技能、经典文化等开讲座,培训村民1000余人次。

  在姚家村,除了高校教授能“下”村居,民间讲师也能“上”讲台。姚家村成立了由街村干部、“五老”人员、身边好人等组成的理论宣讲团,阐述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传承红色基因,将“大道理”变为“小故事”,让群众感兴趣、听得懂、做得到。

  青年时刻“记住乡愁”

  “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和我一样,硕士毕业以后选择回村发展。”姚家村村委工作人员吴鹰说。几个月前,她刚刚被聘任到村委宣传科工作。过去,姚家村的孩子总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如今,他们为回到村里工作,见证姚家村的发展而感到自豪。

  吴鹰曾经远在四川攻读硕士学位,故土情怀一直是她内心最深处的牵挂。小时候,吴鹰记忆里的姚

  家村还是小胡同、泥土路,直到读了大学,村里开始建高楼,几乎每个寒暑假回家都有新变化。吴鹰说,“不论走得多远,家乡都是我内心深处的牵挂。”

  姚家村的青年为何如此留恋故土?姚家村“两委”提出,村民变市民,但姚家的历史不能丢。为了让姚家人更好地记住乡愁、记住姚家村的根,姚家村党委牵头在村党群服务站建了民俗文化馆。走进位于姚家村的“记住乡愁”民俗文化馆,土牛车、犁、齿耙等农具映入眼帘。各种农村生活用品、农村历史资料,让身处城市的人们仿佛回到记忆里的乡村和逝去的时光。这些寄寓着浓浓乡愁的老物件也是姚家村坚持“以文化人”的一部分。

  周末,吴鹰有时会带着孩子到民俗文化馆参观,给孩子讲讲自己曾经用过的老物件,“这个是鏊子,用铸铁做成,中心稍凸,功能有点类似咱们家里的电饼铛。”吴鹰耐心地讲解,她说,要把姚家文化的根一代代传承下去。

  萌娃体验“开笔礼”

  每到开学季,村民杨亮都会准时带着正在读小学的两个孩子来到姚家村孔子学堂参加“开笔礼”。看着孩子身穿汉服,进行正衣冠、感恩鞠躬、朗诵《论语》等充满仪式感的环节,杨亮无限感慨,“既能激励学生勤勉好学,迈开新学期学习的第一步;又能教育他们敬师长、亲友人、爱校园、爱祖国,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除了举行“开笔礼”,孔子学堂还开设了国学经典课堂,不少名师来到这里给学生教授传统文化。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有一次,杨亮的孩子在孔子学堂学习到孝敬父母的内容,回家之后对父母说“辛苦了”,还主动帮忙做起了家务,杨亮很是感动。他说:“文化能真正塑造孩子的心灵,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无论何时都不能丢。”

  在姚家村“两委”看来,孔子学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乡村建设孔子学堂,可以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教育,让村民过上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经过村党委积极牵头对接,孔子学堂终于落户姚家村,这里也成为孔子基金会授牌的全省首家村级孔子学堂。蒋峰说:“我们开设的国学经典课堂,已经为3000余名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以文化人”不仅仅在姚家村见到了效果,也是姚家街道7个村(居)的共同目标。姚家街道提出“以文化人”以来,十里河村充分发挥报刊媒体的文化传播作用,创立《十里河月报》,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了良好的村风民风;丁家村的女子舞龙队和姚家村的威风锣鼓队闻名省内外,曾代表山东外出表演,村民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丰富了文化生活……目前,姚家街道7个村(居)都已经建成文化活动中心,辖区内有35支文化活动队伍,2个文化大院成为国家示范单位。(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刘阳 赵晓明 李冬阳)

    原文:孔子学堂、大学教授进村记


责任编辑:付凤伟
分享到: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090035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Copyright © 1997-2010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