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白云湖街道创新实施“党建+生态”模式,争创“水乡白云”党建品牌。以“党建+生态治理”,通过实施退渔还湿、湖区清淤等工程,让原生态白云湖回馈市民、造福百姓;以“党建+生态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党建+生态产业”,发展白莲藕、大白鹅种植养殖项目,推进文旅产业项目;以“党建+生态文化”,深入挖掘民间传说、家风家训、历史文化,建成“渔猎文化馆”。如今,白云湖湿地面积达到2.5万余亩。去年2月2日,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授牌,一幅具有“江北水乡”特色的魅力画卷正徐徐展开。
“党建+生态保护”从“近湖”到“亲湖”
冬日的白云湖,水鸟翩翩、芦苇荡漾,蓝天白云下,湖水清澈透明。去年,白云湖街道坚持“生态保护”主线,实施湖区清淤、河道治理项目,全面打赢抗洪抢险战役。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切工作的红线、底线、生命线,开展日常巡逻,利用无人机,全覆盖、无死角排查,对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露头就打,绝不姑息。同时,针对湖区湿地,安排专人每天巡湖检查,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全力保护白云湖湿地环境。
实施白云湖二期清淤项目,清淤面积1.8万亩。整个清淤工程累计开挖土方1500余万立方米,白云湖“广蓄水、储客水、保泉水”的能力大幅增强。去年6月初就全面完成了清淤项目,6月底前疏通了35个村的全部排水沟渠、大小河道,赶在汛期来临前维护加固了所有防汛设施,实现了河道沟渠的畅连畅通。面对台风“利奇马”、上游水库的泄洪压力和327毫米的历史最大降雨量,做到了有条不紊,从容抗汛,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党建+生态建设”从“党员带头”到“人人参与”
湖美,村也要美。白云湖街道通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打造云湖南路13个村,引领美丽乡村样板升级。
创新管理模式,推进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四大堆”整治行动。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创新“党员包街”、“干部包片”的街长制、片长制管理模式,通过党支部带领党员、发动群众,实现全天候、无死角专人管理。同时,提高环卫一体化标准,优化基础设施,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加快道路两侧的绿化补植,提高绿化水平,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
韩码村成立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对主要街道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先后组织党员集中行动2天,村民代表集中行动2天,普通群众集中行动1天,集体集中行动4天,共发动党员42名,群众212人,每天上百人参加义务劳动。
“党建+生态产业”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把秀美的白云湖变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金饭碗”,白云湖街道探索出“一轴四网”的党建大格局。“一轴”即白云湖街道党工委;“四网”即区域化党建网格、基层党建网格、条线党建网格、党建服务网格。依托云湖南路沿线13个村庄,打破行政村界限,实施区域化党建工程;重点打造、统筹推进,力求“点上出彩、线上破题、面上创新”。剩余23村分3个片区建立基层党建网格。以域内企业为主建立条线党建网格。以群团组织为骨干建立党建服务网格,各村形成合力,统一进行产业规划,实现抱团发展。
以全长7公里的云湖南路为依托,着力打造“荷红柳绿、十里长廊”精品线路,推进示范建设,打造“齐鲁样板”。新挖荷塘累计1000余亩,形成2000余亩的白莲藕联盟种植基地,以荷塘代替云湖南路绿化带,实现了美观和收益的“双赢”。以此为依托,深挖荷花的观赏价值、莲藕的经济价值,成功打造“荷叶茶、香睡莲茶、莲藕酱、藕粉面条”等产品、品牌,发展特色荷花、水生蔬菜产业;以辛丰村为中心,发展金蝉养殖和嘎拉苹果种植产业。同时,加快建设木艺产业园区,建成车间4个、入驻企业8家。
“党建+生态文化”从“秀美水乡”到“水乡情怀”
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正能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占领群众意识形态领域高地,把文化“送”到百姓门口,把文明“种”在百姓心头,让群众过上美的生活、养成美的德行、扮靓美丽乡村。
近年来,白云湖街道大力宣传推广生态湿地文化,白云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旅游人气不断攀升,为发展以湖区为中心的全域旅游打下了基础。去年7月8日,继续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文化旅游节,从效果和影响来看,呈现出了新气象,荷花的观赏价值、莲藕的经济价值、环境的生态价值,都得到了全面展现,现场人气爆棚、相关农产品销量翻倍,群众经济收入大幅增长。
去年10月份,举办了第二届“最美孝老家庭”评选活动,采取以“微信公开投票”的方式,进行了社会公开评选,5天时间访问量达到59万,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通过身边典型的评选,用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舆论,形成新时代新风尚。(本报记者时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