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浩奇 报道 图①:20世纪70年代,微山湖区渔民捕鱼场景。 图②:俯瞰微山岛镇大官村。
日前,记者来到济宁微山岛。岛上升起无人机,美丽的小岛在航拍镜头里尽收眼底。乘筏由岛向北,拐入一片荷花和芦苇荡。“当年,铁道游击队和我们当地群众就是在这片芦苇荡里巧设鱼钩阵,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日伪军,解放了微山岛……”微山县微山岛镇大官村90后村民殷昭耀摇着挂桨机,为凉棚下的游客介绍湖景中蕴藏的红色文化。
“我们微山湖是绿色的湖,也是红色的湖,这几年全村27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吃上了旅游饭。”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殷昭耀却将铁道游击队的故事讲得头头是道。在他看来,有湖有岛的地方很多,可拥有脍炙人口红色故事的湖和岛却没有几个,这就是他们发展旅游最大的竞争力。
殷昭耀边驾驶观光车边向记者介绍,从前上岛的外人少,从没像现在这么热闹过。爷爷那一代主要靠捕鱼维持生计,当时岛上流传一句话:“不怕贱年,就怕贱湖”,能填饱肚子就已经不错了。到父亲那代,开始陆续有人进岛游玩,零星的村民就在小木船四角插上竹竿支个布棚,棹着小船带游客下湖。
殷昭耀7岁那年,父亲意外去世,母亲一个人带着姐弟俩,日子过得很不容易。为了吃上口旅游饭,他家学着其他村民在码头附近搭了一座约20平方米的临时板房,晚上在里边住,白天摆上湖区特产开小卖部,维持生活。
为尽早接替母亲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殷昭耀初中毕业就出门打工了,在一家酒店后厨当学徒。这时候,他听说村里的登岛码头越扩越大,很多同伴借着这个优势接客搞旅游。于是2008年,他辞职回家,筹借了3万元买了一艘快艇,也干起了旅游。趁着当年的旺季,他不到三个月就把快艇的本钱挣了回来。2012年到2013年,他在县城买了房子,成了家。
尽管如此,殷昭耀总觉得这钱挣得不踏实。原来,随着岛上做旅游生意的越来越多,人流量也越来越大,村里慢慢变得垃圾成堆、污水横流。与此同时,旅游市场没有标准,无序竞争、欺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很多游客来过一次就不想再来第二次。“旅游乱象给岛上的红色文化和自然风光抹了黑,可单凭一己之力又没办法改变。”殷昭耀说。
改变始于2014年。大官村新选出的“两委”班子决心整治村容村貌,规范旅游市场。村主任殷延清介绍,村里把原来的垃圾坑清理、填平,打造成了全村最漂亮的小广场,引导农户以租或买的形式统一进驻。殷昭耀家也趁机买了一处200多平方米的门面房,中间隔开,一边交给妈妈继续开特产超市,另一边他用来开了一家渔家乐。
“旅游环境差,游客不稳定,主要原因就是村民各自为战,没能统一标准、抱团发展。”殷延清介绍,2016年,村里成立了微山县官井旅游专业合作社,将经营观光车、快艇、竹筏、特产店等生意的散户全部纳入村集体合作社,制定规章制度,统一标准。同时鼓励村民新建或将老房子改造成民宿、渔家乐,让游客能玩得好、吃得美、住得下。村里还成立了一家内置金融合作社,让部分村民将手里的闲钱存到合作社,急需用钱的村民可以担保的形式从中申请资金。
如今人心齐了,市场规范了,大官村的旅游业越来越红火。昔日上岛的小渡口扩成原来3倍大的码头,能同时停靠多艘载有40多辆汽车的轮渡船。目前全村1080人中70%以上都做起了旅游生意,游客从2014年前的每年一两万人次,发展到现在每年10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负债累累发展到年收入6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
“这就是微山岛的底色,我们是跟着英雄前辈沾了光!”殷昭耀时常会望着远处的帆形纪念碑出神。顺着他的手势望去,夕阳下,“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几个大字闪着金光……日子过好了,生活富裕了,但那一抹红色早已深深印在大官村村民心中。(记者 王浩奇 通讯员 来金路 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