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财经频道 > 山东党建 > 焦点 > 正文

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 习近平这样支招

2020-07-26 22:06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梨树县,在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地块,听取吉林省和梨树县农业发展和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情况汇报。

  7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吉林省考察。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梨树县,在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地块,听取吉林省和梨树县农业发展和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行程安排和重要讲话可以看出,粮食生产和安全、农业现代化是本次考察的关注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多次强调粮食安全?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眼中的农业现代化?为此,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了多名专家学者,解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深意。

  “我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田间地头,察看玉米长势,了解粮食生产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十分关心粮食生产和安全。”仓廪实、天下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尤飞表示,民安,重在粮安。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不应依赖进口,必须坚持自给为主的方针,不断夯实生产能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才能给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

  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端稳中国碗,盛满中国粮。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120.8万吨(24.2亿斤),增长0.9%,中国饭碗端得更稳、端得更牢了。

  “粮食问题是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是极端重要的安全问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教授洪向华谈到,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从国内情况看,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解决老百姓的口粮是天大的事情。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否则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因此,我们应该始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政认为,在任何国家,粮食问题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消费量大、人均耕地少,粮食生产和安全更是维护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首要战略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产量的丰收为继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增强了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此次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农业”二字,“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李政指出,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就是要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把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应用到育种、耕作、收割、加工和流转等各个环节。提高农业生产力、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即以更少的资源和要素投入获取更多的产出,同时使农产品更加健康,更加环保。因此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讲了一个“金扁担”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重农固本,让农业发展挑上“金扁担”,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是提升粮食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路径。“金扁担”的目标从乡亲们的畅想到逐渐成为现实,反映了中国农村和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

  尤飞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各类现代文明成果不断向农业领域集聚的过程,它将更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科学精准地控制粮食生产过程,推动粮食数量安全水平和粮食质量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立足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着眼后势,农业科技要向智能农业机械人、遥感数据等方面进军。这就要求我们应面向农业生产主战场,沉下心来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农业现代化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意味着什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玉斌表示,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意义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促进粮食生产各类资源要素有效合理配置,大幅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贡献率和劳动生产率。二是,破解谁来种地、如何种好的问题,利用现代化资源要素武装起来的现代化农业,将有力确保落实好“种地”并且“种好”的任务。三是,促进粮食生产的土地保护与地力恢复,随着现代化集成配套技术的推广普及,土地利用效率与劳动产出率在大幅提高,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渐成趋势。(万鹏、吴兆飞)


责任编辑:付凤伟
分享到: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090035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Copyright © 1997-2010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