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8月20日讯(记者 范金鑫 王文馨)崂山王哥庄的“第一张名片”是什么?答案当然是大馒头!8月20日,“回望齐鲁好风光”鲁台新闻媒体记者联合采风活动走进王哥庄二月二农场,亲手制作大馒头,体验做豆腐,感受质朴的乡土文化。
在当地民间有一个传统习俗,人们在麦收后将最新的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大馒头送给长辈,表示尊敬和孝敬。今天大馒头已经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见证。
在二月二农场的馒头房,记者们每人分到了一块面团,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始揉面团做馒头。揉面虽然简单,但想要揉到符合王哥庄馒头的标准,却需要技巧和好的体力。“这里和好的面要比平时家里的硬,所以揉起来还是挺费力的。”来自古都广播电台的记者郭仟雅告诉大家。
先把面揉到光滑,然后做成水滴的形状,专业老师拿起剪刀向记者示范如何用面团制作出一个“小刺猬”。经过一番忙活,千奇百怪的“刺猬馒头”新鲜出炉了。
据了解,王哥庄大馒头拥有500多年的历史,通过采用最原始的制作工艺,成就了王哥庄大馒头的独特口味。二月二馒头房是王哥庄大馒头最大的产销基地,生产的“二月二自磨面粉大馒头”全部采用自购小麦、自磨面粉、山泉水和面、手工揉制、木柴烧火、铁锅蒸制的传统工艺,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2017年11月24日,山东省文物局正式批复青岛二月二民俗技艺体验博物馆准予备案设立,也由此开启了崂山非遗文化及传统民俗技艺参观与体验相结合的一条新思路。与其他博物馆最大的不同,这里以体验为主,在这里,既可以实地参观了解民俗藏品的实物,也可以亲自体验制作大馒头、传统石磨豆腐、崂山剪纸、脸谱、篆刻、手绘等各种民俗技艺活动。
一勺清水,15粒左右泡好的黄豆,倒入石磨口,逆时针转动磨盘,不一会,白净而又粘稠的豆浆就从石磨出口缓缓流了出来。
在二月二农场的磨坊,两岸记者们亲自体验了一把磨豆浆的过程。经过反复的添加豆子和转动磨盘,得到了一小盆豆浆,再将豆浆放在纱布上进行过滤,去掉豆渣,经过熬制之后我们日常喝的豆浆才算完成。如今机器生产已经完全代替了手工,但在体验间里,能亲身体验豆腐最原始的制作过程让记者们新鲜不已。
在崂山传统文化产业,尤其是大馒头文化的宣介推广上,二月二农场做出了积极努力与突出贡献。已成功地举办了2013年、2018年两届崂山王哥庄大馒头文化节,以及多届王哥庄花样馒头技艺大赛。农场通过节庆将游客引进来,使特产走出去,不仅拓宽了特色商户们的推介销售平台,更使崂山王哥庄的乡土特色文化被更多的人所接触。
据崂山区二月二农场的负责人介绍,二月二生态农场是国家3A景区,多年来在一直致力于休闲旅游、民俗体验等业务的发展创新,一直以弘扬发展崂山本地特色旅游文化为基础,同时以青岛二月二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为辅助,在崂山民俗文化、青少年夏令营、军训拓展及体验实践活动等方面,已成为崂山当地文体旅游一大特色。